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始于1981年,从1998年起吸收业余选手参赛,从此规模迅速扩大,目前参赛人数接近3万,成为世界十大马拉松赛之一.正因为大量业余选手涌入,参赛选手的身体状况、运动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近两年来比赛中出现猝死病例,引起了赛事医务监督工作者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保证参赛运动员的安全,作者对25年来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伤病和意外事件进行了调查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措施建议,为加强马拉松运动的医务监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人体的主要负重关节,踝关节的稳定对于保持运动员的运动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运动中,无论是创伤性还是过度疲劳所致的踝部损伤在业余选手和专业选手中均很常见.不当运动所致的踝关节损伤后若不及时诊治,易导致踝关节不稳的发生,将严重影响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因此了解损伤机制,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可有利于运动员尽快重返赛场.
目的 探讨马拉松比赛对运动员机体生化指标的综合影响.方法 抽取24名厦门市马拉松业余选手比赛前后的静脉血,检测乳酸(LA)、葡萄糖(GLU)、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钾离子(K+)、钠离子(Na+)、氯(C1-)及血清总钙(Ca)及血清镁(Mg)等11项生化指标.结果 11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5).其中心肌指标赛后变化幅度较大.结论 业余选手马拉松比赛最易受影响或损伤的机体细胞是心肌细胞,电解质紊乱是造成急性运动疲劳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际马拉松赛吸引了广泛的参与人群,随着越来越多的业余选手参加,赛事规模逐年扩大,运动员健康状况及医疗应急管理也就越显重要,保障赛事安全则成为马拉松赛的必要前提[1-2]。因此,如何做好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和院前救护工作尤为重要。现对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事医疗安全保障特点分析如下。
许多工作上的强人并没有未老先衰,相反,他们的青春活力可以感染任何人.这才是现代社会的一群真正乐活者.在2008奥迪quattro杯高尔夫业余锦标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中,唐山两位高尔夫业余选手董岩和王东胜组合以总成绩37分摘得桂冠.
目的 探讨马拉松赛对业余选手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的影响,为作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9年1月和2010年1月两届厦门国际马拉松赛期间,选择参加全程马拉松赛的业余选手54人,于赛前,赛后分别进行体质量,电解质,血气,血糖,乳酸,心肌酶、应激激素等47项指标的实地检测,并作出分析比较.结果 赛前有1/3的中老年选手ECG,心脏彩超,X线胸片有轻度改变;赛前,赛后47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指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但少数指标出现严重异常,如失液6 000 ml,占体质量的8.7%,皮温32.2℃,pH7.20,PaCO2 24 mmHg,HCO9(-)mmol/L,BE-18 mmol/L,PaO2 31 mmHg,SaO2 58%,CK3538 U/L,CK-MB99.7 U/L,cTn-I0.09ng/L等.结论 马拉松赛对少数业余选手机体的机能和代谢确实有明显的影响,存在潜在的危险,提示参赛者应量力而行.
目的 评估马拉松赛对业余选手心血管、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业余选手50名,参加马拉松全程26人,半程24人.赛前1周进行体检,比赛当天选择与心血管呼吸功能相关项目22项进行现场采血监测,并与赛后进行比较.结果 体检未发现心肺疾病;赛后血压略低于赛前,心率明显快于赛前(P<0.01),PaO2明显低于赛前,PvO2、CvO2显著低于正常,Ca-vO2明显高于正常值(P<0.01),PaCO2、PvCO2低于赛前;BU赛后显著增高(P<0.01);CK、CK-MB和LDH赛后显著高于赛前,高出正常值数倍(P<0.01).结论 马拉松赛对于业余选手的机体尤其对心肺功能是一种极限挑战.多项监测结果出现异常,个别选手的少数项目为严重异常,确实具有潜在危险.这提醒马拉松运动爱好者赛前应有训练,赛中应量力而行,不能盲目挑战自我,要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说起自制食品,很多朋友都是“业余选手”,不只是因为制作时笨手笨脚,制作出的美食粗糙,更重要的是缺乏营养学的相关知识,食品的制作和搭配不够科学合理.因此,自制食品也要懂点卫生学和营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