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正颌外科治疗的牙颌面畸形患者,不仅伴有明显的上下颌骨位置异常,也必然伴有咬合关系异常,例如牙齿排列、牙弓关系、牙轴方向、Spee 曲线异常等.尽管正颌外科手术可以矫正异常的颌骨位置关系,改善咬合关系,甚至通过多个区域的分块截骨调整异常的(牙合)曲线和牙轴方向等,但要达到满意的咬合关系重建,缺少口腔正畸医生的参与,不经过术前术后的正畸治疗却是无法达到的.以往,医生们关注更多的是牙颌面畸形患者容貌的变化,而忽略了患者的咬合关系.颌面外科医生更加侧重手术技巧,总是以颌骨截除量和骨骼畸形改变的大小以及软组织侧貌的改变,来判断治疗的成功与否.但是,现代正颌外科治疗的标准已不再停留于仅仅满足患者容貌的改善,而是更加注重于患者咬合关系的改善和口颌功能的恢复,从而使患者容貌美、牙齿外观美及咀嚼等口颌功能良好.因此,正颌外科的术前术后正畸已经成为牙颌面畸形外科矫正程序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
随着麻醉学、抗感染、手术学、专用手术器械、监护设施的更新,特别是根据正颌外科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而不断完善的手术设计、外科技术的进步和经验积累,使具有一定危险性、复杂性和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正颌外科手术成为相对安全、较易施行,并可进行效果预测,实现功能与形态俱佳的常规手术.现代正颌外科的理论和外科技术已广泛用于矫治先天性和获得性颅颌面畸形,并被成功的引入颅底区的肿瘤切除术.尽管如此,正颌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仍时有发生,并可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由于多种原因,在近年的文献中,大多系报告有关诊治设计、模拟预测以及术前术后正畸与外科技术(含骨段内固定)的更新及其机制等成功经验,而对已经和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分析报告甚少.探讨、认识正颌外科手术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和防治,有助于我国正颌外科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据中国出生缺陷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不断上升.在5种比较常见的出生缺陷中,唇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腭裂排在第一位,其患病率为1.2‰~1.6‰,也就是说,每年有大约2.5万唇腭裂新生儿出生.为了使这些患者能够绽放出最自然最自信的微笑,社会各界都伸出了援助之手,而其中最有力的,便是那些口腔科专家们.另据了解,截至2011年,我国已经成功举办了八次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研究领域涵盖唇腭裂病因和病理机制的研究、遗传学研究、临床治疗研究、治疗效果评价、语音治疗及评价、术前术后正畸、心理研究、专科护理以及婴幼儿麻醉等唇腭裂序列治疗的各个方面.
目的:以本院近期收治10例骨性反(牙合)的患者为例,介绍采用正畸-正颌手术联合治疗的手术前后正畸及术前的准备工作.方法:正畸主要是去代偿,矫正上下颌前牙唇舌倾斜,后牙的颊舌倾斜,排齐牙齿,协调上下牙弓,平整(牙合)曲线,建立正颌术前良好的牙(牙合)关系.术前准备主要是: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拟外科,(牙合)板制作.结果:正颌治疗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咬颌关系,协调的上下颌骨关系,获得面容的美观. 结论:治疗颌面部的骨性畸形,经过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过程,其中每一步都很重要,术前电脑模拟手术,模型外科,(牙合)板制作可以使正颌治疗更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