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陶瓷具有其他修复材料(金属、塑料等)无法替代的优点,如生物相容性好、美观、色泽稳定、菌斑积聚少、低热传导率、耐磨损、以及与牙体组织相似等优点.瓷修复的种类很多,如烤瓷熔附金属修复、金沉积烤瓷修复、全瓷修复、瓷贴面修复、瓷桩核修复、瓷基台以及瓷嵌体等.
[英]/BhavarajuNC…//IEEE Trans BME.-2001,48(2).-261~267精确测定生物材料的热特性,以建立逼真的热传导模型,对于发展射频加热、微波加热、激光加热和超声加热等热疗技术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建立了一种用新等热疗技术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建立了一种用新的多控头测定法测定生物组织的定向热导率和热扩散率的实验技术.该技术中的测量探头由四只热敏电阻元件构成,四只热敏电阻元件插入生物组织中,其中一只热敏电阻元件作为加热元件,而在其周围各相距2.5mm的置于三个正交方位的热敏电阻元件作为温度传感元件.实验方法是,首先测量全部四个热敏电阻上的基线组织温度(90s),然后正弦加热脉冲(100s)加到置于中心位置的加热元件上,则在一短暂延时后,置于周围的三个热敏电阻传感元件会感知温度脉冲并记录下温度的变化.由中心加热用热敏电阻释放的功率与周围传感元件测定的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可计算材料中沿连接温度传感元件方向的热传导率,而由加热脉冲与温度传感元件检测的温度变化脉冲间的延时可确定材料的热扩散率.经过信号处理,可除去由温度基线漂移产生的误差,通过在已知热传导特性的介质中试验表明,本系统的误差率为5%.将此多探头检测系统的四个热敏电阻经一定方法插入经麻醉的猪的左心室组织中,测定了正常条件和施消融术后组织中热传导率和热扩散率,结果显示,在施消融术后,猪左心室组织的热传导率由0.61W@m-1@K叫下降至0.50W@m-1@K-1,热扩散率由2.1×10-7m2@s-1下降至1.7×10-7m-2@s-1.这个实验结果已被用于建立射频心脏消融术的有限元热模型中.(华文摘)
近年来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发展迅速,其参数众多,其中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反映血细胞特性的参数[1].利用VCS[体积细胞(V),颗粒大小(C)和亮度(S)]技术进行分析,已表明,中性粒细胞的VCS参数与急性细菌感染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密切,其平均体积(MNV)、平均传导率(MNC)、平均激光散射(MNS)均有明显变化[2-4].但中性粒细胞VCS参数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却较少报道.
目的:探讨儿童血液细菌感染时白细胞体积、传导率、光散射(VCS)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50例血液细菌感染儿童(血培养阳性)和40例健康对照组,应用Coulter LH 750血液分析仪获得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VCS参数,比较VCS各参数与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参数对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在儿童血液细菌感染组的中性粒细胞平均体积(MNV)、单核细胞平均传导率(MMC)、淋巴细胞平均传导率(MLC)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52.07±11.79比142.54±3.86;123.63±6.19比118.98±1.37;114.19±5.57比109.76±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性粒细胞平均光散射(MNS)值、淋巴细胞平均光散射(MLS)值则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128.76±9.92比142.23±4.37;60.09±6.24比71.13±2.2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白细胞计数及其他的VCS参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分析ROC曲线下面积(A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