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初步调查成人恒牙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便于在全冠预备采取印模前准确裁取排龈线长度进行排龈操作,并对预成冠的制作及为CAD/CAM数字化修复的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收集全冠预备后的合格工作模型,对除第三磨牙之外的所有牙位的全冠预备体终止线(肩台)的外缘用0号缝合丝线和游标卡尺进行周径测量.对左右侧对称牙位、男女之间相同牙位、及不同牙位之间的周径之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获得了全牙列每牙位30颗共计840颗牙的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值.其中,左右侧对称牙位之间的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之间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第二前磨牙、和下颌第一磨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牙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获得了除第三磨牙外全牙列所有牙位(每个牙位平均30颗牙)的全冠预备体肩台周径值,为临床上精确裁取排龈线长度和需要肩台周径的数字化数据库提供了参考数值.
目的 探讨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2例上肢淋巴水肿患者采用空气波压力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患者普遍反映肢体轻松,活动灵便,皮肤张力下降.治疗前后患肢4个测试点周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效果较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无痛苦.
目的 探讨上肢气囊止血带不同充气压力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健康成年志愿者按右上臂周径大小分为A、B、C三组,A组上臂用径≤25 cm,B组上臂周径26~30 cm,C组上臂周径>30 cm,监测右肱动脉基本阻断时气囊止血带的充气压力值.测得A、B、C组平均充气压力值分别为(25.12±1.11)kPa、(28.32±1.51)kPa、(32.51±1.22)kPa.将120例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传统充气压力值(33.33~40.00kPa)充气阻断术野血流,观察组按照肢体周径大小选择同健康志愿者相同压力值,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的止血效果及肢体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充气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中止血效果及肢体损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根据肢体周径大小选择充气压力值,在达到止血效果的同时,能使组织损伤减轻到最低限度.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桡骨远端骨折后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组(肌内效贴+康复治疗,n=20)、白贴组(白贴+康复治疗,n=20)和空白对照组(康复治疗,n=20),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估疼痛程度的改善情况,并测量患健侧掌指关节围度差、腕关节周径差及腕关节以远肢端肿胀程度.结果:治疗后7天、14天,肌内效贴组周径及围度差、腕关节远端肿胀程度和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白贴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肌内效贴技术可进一步改善桡骨远端骨折后肢体肿胀、减轻患肢疼痛,促进患者手功能的恢复.
目的 探讨上肢气囊止血带充气压力与肢体周径的关系.方法 (1)选择进行上肢手术的病人120 例,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肢体周径大小给予相应的压力值,对照组按传统充气压力(33.33~40.00 kPa);(2)选取健康成年志愿者20 例,分健康I组和健康Ⅱ组各1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右上臂为健康实验侧(称健康I组),左上臂为健康对照侧(称健康Ⅱ组),然后分组进行实验,健康I组按肢体周径大小给予相应的压力值,健康Ⅱ组按传统充气压力(33.33~40.00 kPa).结果 实验组60例病人手术中止血效果好,手术后无1例止血带副损伤发生,对照组60 例病人手术麻醉消失后,有10 例病人出现局部受压红肿疼痛,2 例病人出现上肢感觉迟钝及垂腕的桡神经损伤征象.结论 应根据肢体周径大小、选择不同的充气压力,使充气压力更加个体化,在达到止血效果的同时,使组织损伤减轻到最低限度.
目的:观察地奥司明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患肢周径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0例接受规律抗凝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服用正大天晴公司生产的地奥司明片,1个月后随访时测量患者患肢周径数据.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比治疗前效果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肢周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地奥司明可显著减小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患肢周径,降低肿胀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