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混改性】相关文献(4)
  • 无托槽隐形矫治用热压膜材料的共混改性及性能研究

    《北京口腔医学》 CSTPCD CA 2015年1期

    目的 选择性能优越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共混改性的方法改善相关性能,进一步研制无托槽隐形矫治专用的热压膜材料.方法 将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及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按照不同质量比进行共混,测量各个比例两元共混物的吸水性、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应力松弛速率,比较不同比例两元共混物性能与Erkodur膜片及PETG/PC/TPU为70/10/20的三元共混物的性能.结果 PETG/PBT为75/25的两元共混物综合性能最佳,较Erkodur膜片有更适宜的弹性模量和更小的吸水率,较PETG/PC/TPU为70/10/20的三元共混物有更小的吸水率.结论 选择不同的原材料,改变共混物组成成分的质量比可以很好的改善共混物的相关性能.

    隐形矫治 热压膜材料 共混改性
  • 聚醚砜血液透析膜共混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医疗卫生装备》 CSTPCD AJ 2015年12期

    介绍了几种常用添加剂对膜形态、性能的影响,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学者对聚醚砜血液透析膜进行的共混改性研究进展,指出了共混改性法能够显著提高膜的亲水、防污等性能,为今后血液透析膜的改性研究提供了参考.

    聚醚砜 血液透析膜 共混改性
  • 左旋聚乳酸的改性实验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STPCD CSCD CA 2011年51期

    背景:目前临床上大量使用的金属支架永久存留于人体,对人体存在潜在的风险.目的:观察改性对左旋聚乳酸的作用以及改性材料用于可降解支架制备的可行性.方法:以左旋聚乳酸/聚己内酯为95∶5的比例,用溶液法制备左旋聚乳酸、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材料(PLCL-J 9505)和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材料(PLCL-H 9505)薄膜.结果与结论: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3个月左旋聚乳酸材料的脆性明显升高,材料变得容易断裂,成为制备支架的一大缺陷;PLCL-J材料力学性能损失过快,第3周屈服完全消失,第4周拉伸强度开始急剧下降,到第10周已经完全丧失力学性能;PLCL-H材料不仅初始时断裂伸长率高,而且在降解过程中能始终保持较高的弹性.特性黏数测试和表面形态观测结果显示PLCL-J材料的降解速率过快,不适合在支架上应用,而左旋聚乳酸和PLCL-H基本是匀速的水解,且PLCL-H相对于左旋聚乳酸降解速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提示左旋聚乳酸与聚己内酯共混改性比例为95∶5时不仅能保证材料具备支架所需的力学强度,还能显著提高材料的断裂伸长,达到了增塑目的的同时,也加快降解速率,有望成为制备可降解支架的新型材料.

    共混改性 聚乳酸 聚己内酯 共聚 可降解支架
  • 聚酰亚胺改性环氧树脂的合成方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CSTPCD 2016年1期

    目的:自行合成聚酰亚胺,并用其对环氧树脂进行共混改性,探索改性的方法。方法以4,4’-氧双邻苯二甲酸(4,4'-Oxydiphthalic anhydride, ODPA)、4,4’-二氨基二苯醚(4,4'-Oxydianiline, ODA)、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 PPD)、降冰片烯二酸酐(5-Norbornene-2,3-dicarboxylic Anhydride, NA)为原料,进行聚酰亚胺的合成,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对其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将合成得到的聚酰亚胺与E-51环氧树脂共混,得到改性环氧树脂。结果合成的聚合物被确认为聚酰亚胺。合成所得低分子量聚酰亚胺可溶于环氧树脂,聚合后得到均一、透明的共混产物。结论成功合成低分子量的聚酰亚胺以及聚酰亚胺改性的环氧树脂。

    树脂基质 聚酰亚胺 环氧树脂 共混改性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