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使用的普通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虽然可改善患者的屈光状态,提高视力,但是因为无调节力,故患者术后无法同时获得较好的远、近视力,只能长期处于远视或近视状态,并需要通过镜片矫正才能取得最佳视功能.多焦点IOL虽然可提高部分近视力,但因其存在对比敏感度降低和眩光等缺陷,临床应用效果并不理想.为了解决影响白内障摘除手术效果的这一临床问题,根据限定元素计算机模拟模型提出的光学区位移原理设计的可调节式后房型IOL开始应用于临床.该IOL可在晶状体囊袋内模拟生理状态下晶状体的调节变化,并可由睫状肌动态控制调节力.我院自2003年8月开始使用该IOL,为了评价其疗效,我们以普通折叠式IOL为对照,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各种模拟手段,再现临床医学工作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无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条件与环境,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教学资源的匮乏.医学模拟教育走到今天,他们的载体己经从最初的基础解剖模型、局部功能训练模型到了后来的计算机辅助模型,尤其是目前利用的最为前沿的触觉感知技术虚拟培训系统和生理驱动型综合模拟模型.近年来,利用高仿真模拟培训系统以其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环境和更符合护理伦理的方式进行护理教学,已在国内外各大护理院校相继开展,并且在各课程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通过对10余年来我国护理教学中仿真模拟教学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性的文献分析,以了解仿真模拟教学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便对今后的仿真模拟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自1966年Dessertenne首先描述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 de poindes,TdP)以来,心脏电生理学者不断建立和完善TdP实验模型以探索其发生机制.由于多种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都可引起QT间期延长导致TdP,所以建立TdP模型也用以研究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目前实验模型由最初的在体模型逐渐发展到离体模型,以及计算机模拟模型.本文就这三种实验模型的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