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蜗外侧壁包括螺旋韧带和血管纹.国内外研究发现耳蜗血管纹缘细胞中存在大量的各种形状的囊泡结构,这些囊泡由单层或双层膜包被,并常含有绒毛状电子致密物,此囊泡可能与离子的转运、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释放密切相关.有人证实囊泡中的ATP不是来源于线粒体.有学者观察到了囊泡明显的胞吐活动,但是不能确定ATP是否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至内淋巴.缘细胞中的ATP囊泡是否就是溶酶体,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证实.现结合国内外文献,就耳蜗缘细胞中ATP囊泡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三磷酸腺苷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参与耳蜗内各种细胞的生理功能,并可通过P2嘌呤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发挥作用.现就P2嘌呤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在不同发育阶段大鼠耳蜗中的差异表达及其在耳蜗发育中的作用进行介绍,以期为研究耳蜗发育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在听觉系统中,外源性三磷酸腺苷(ATP)除作为耳蜗活性物质外,还可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Corti器内感觉毛细胞及支持细胞的各种生理功能,从而产生一系列效应,调节耳蜗听觉生理功能;ATP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P2嘌呤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完成的,现就P2嘌呤受体在内耳的分布特点及介导的信号传导在耳蜗听功能中的生物学作用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