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左耳耳鸣、听力下降8年于2005-04-18入院.耳鸣为搏动性,与脉搏一致,无头晕及眩晕,听力下降为渐进性加重,既往无其他手术史及疾病史.
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经常发生于皮肤、口腔黏膜等处,发生于外耳的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收治耳廓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1例,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马某,女性,44岁.2011年7月因发现左耳廓新生物1个月就诊.查体:左耳廓耳甲艇内,在耳轮脚和对耳轮下脚之间见一新生物,约1.5 cm×1.5 cm大小,色淡红,表面伴有破溃面,并附有少量血痂,质软有弹性,伴轻度触痛,新生物基底部呈蒂状与耳甲艇皮肤相连.入院后局麻下行左耳廓新生物切除术,术中见周边及基底组织较脆,肿块未及软骨层,切除新生物后出血不多,电凝止血后外敷无菌纱布,随访1年未见复发.新生物剖面见肿块无明显包膜,色淡黄,状如胶状物.术后病理见毛细血管呈分叶状分布,内皮细胞增生活跃,符合肉芽肿型毛细血管瘤.
1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听力下降,左耳下降为主,呈进行性加重,伴间断性低调耳鸣,无眩晕、恶心、呕吐,无外耳道流水史,自述右下肢骨折4次,左上肢骨折2次,最后1次骨折为4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