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床资料患者男,69岁,右颈部溃烂2年.患者10年前确诊鼻咽鳞状细胞癌行钴60放射治疗,65Gy.2年前右上颈部出现溃烂,自用草药外敷治疗,但溃烂范围渐大.近2月来右颞侧疼痛明显,并出现声音嘶哑,进食呛咳症状.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6岁.因鼻咽癌放射治疗后8年,鼻塞、血涕1年于2004-10-27入院.
目的:报道鼻咽癌病人放疗前后鼻疾病的发病率、发病高峰期、临床转归.方法:观察113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前、放疗后半年至3年鼻部的临床资料.结果:放疗前有鼻窦炎30.97%.放疗后鼻窦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萎缩性鼻炎、严重鼻出血的总发病率分别为92.92%、36.28%、29.2%、7.96%、0.88%.在放疗后半年时的发病率及到3年时实际存在的病例,鼻窦炎为79.65%、43.36%,放射性鼻炎为36.28%、0.0%,鼻粘连为23.89%、0.0%,萎缩性鼻炎为0.88%、7.96%.结论:鼻咽癌病人容易并发鼻疾病,放疗前为鼻窦炎,放疗后常见鼻窦炎、放射性鼻炎、鼻粘连,少见萎缩性鼻炎及严重鼻出血.发病高峰期以上3种常见并发症均在半年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治疗的干预,放射性鼻炎、鼻粘连完全缓解,鼻窦炎渐渐减少,萎缩性鼻炎不断发生且治疗无效.
常期以来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如放疗失败再放疗,则其五年生存率很低,且患者生存质量也差;近年来兴起的手术治疗或放疗后的挽救性手术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病人的生存率,改善病人生存质量.本文就鼻咽癌手术治疗有关资料进行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放疗后导致高频感音神经性聋为其常见的并发症.放疗可以引起耳蜗外毛细胞形态学改变,放射性内耳损伤机制可能与耳蜗感觉细胞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耳蜗微循环障碍相关,近来有学者发现Prestin蛋白可能参与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放射性内耳损伤防治方法也很少.本文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内耳损伤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为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内耳损伤的特点、机制和防治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