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安门广场的社稷坛、太庙、正阳门的城墙上都嵌有汉白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标志牌上的"社稷坛"、太庙"、"正阳门"等主题文字遒劲有力、端庄厚实.这些字的书写者就是著名书法家李鑫华.李鑫华的牌匾书作还包括圆明园遗址、北京孔庙、京师大学堂早期建筑、清华大学早期建筑、北京大学未名湖区、牛街礼拜寺、亚斯礼堂、崇礼住宅、红螺寺、法海寺、定慧寺、承恩寺、银山塔林、琉璃河遗址等40多处.
1997年7月19日,一群志同道合的癌症病友和他们的家属在圆明园种下了99棵侧柏.从那以后,我们中间的大多数人没再去看过那片林子,"生命林"的牌子也早已被人拿走,但那些生命之树却茁壮地生长着……
话说2004年5月31日我结束3个疗程化疗后出院,路上还有点晕车,家让我感觉格外亲切.第二天是6月1日,年级在圆明园有个退队入团仪式.初二是我们最后一年过"六一"儿童节,场面浩大,一眼望去,废墟旁来回奔跑的都是我的同学.我们班格外显眼,每个人都穿着特别制作的印有"迈好青春第一步"字样的短上衣,还分组,一组一色.我那天的打扮也不一般,红头巾,黑墨镜,花上衣,早上特别和妈妈剪出口子的牛仔裤.
一、从历史的含金量说起2001年有关"圆明园"的话题迭出不穷.先是北京市政协与圆明园研究会组织了关于圆明园修复问题的讨论,然后北京市海淀区开始综合整治圆明园.然而,最具轰动效应的莫过于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金玉大水法"展览,此番壮举是用黄金和玉石复制了一个圆明园的大水法,总共用去黄金60公斤,新疆和田玉100公斤,珠宝翠钻4300粒,真可谓"堆金砌玉、流光溢彩".
粗细搭配膳食平衡清宫御膳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最高层次的饮食,膳食品种不乏厚味膏梁,但是杂粮蔬菜、山果野味在御膳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每年春季榆树发芽的时候,清宫都要烹制榆钱饽饽、榆钱糕、榆钱饼,宫内、圆明园等处“佛堂供榆钱饽饽、榆钱糕”,乾隆皇帝不仅自己爱吃,还将这些粗粮糕点分送后妃、皇子们,并赏给王公大臣们品尝.
过年停止办公5天清朝的帝王们一年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畅春园"、"圆明园"等园林里度过的,只有到了每年的春节,才起驾回到宫中过年.皇帝一般在腊月二十六日就"封笔"、"封玺",停止办公,在正月初一的大典上重新"开笔"、"开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