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31岁,孕1产0.因宫内孕33周,胎动减少4 d,发热1 d于2007年11月5日急诊入院.入院前4 d感胎动明显减少,1 d前发热,体温最高达39℃,去外院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16.4×109/L,中性粒细胞0.82.胎心监护无应力试验(NST)为无反应型,经抗感染及肌内注射柴胡注射液对症治疗后热退.并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11月5日胎心监护提示胎心基线平直,急诊转入我院.
孕妇33岁,孕4产1.因"停经35+2周,胎心基线平直"于2010年3月25日入院.末次月经2009年5月(具体日期不详).2004年孕足月在当地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未发现子宫有任何畸形.该次妊娠前曾有2次人工流产.2009年8月中旬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2009年9月14日B超提示早孕,孕囊19 mm×11 mm,可见胎芽心管搏动.
患儿,男,5 h,因皮肤黄染伴呻吟1 h入院.患儿因胎心基线平直而行剖宫产娩出,无窒息史,1 min Apgar 评分10分,羊水Ⅱ~Ⅲ度浑浊.母血型"B",第一胎自然流产.患儿入院查体:体温35.9℃,心率140次/min,呼吸50次/min,体重3.56 kg,血压69/34 mmHg(1mm Hg=0.133 kPa).
正常胎心率基线是有变异的(指摆动),它包括胎心率振幅和频率的变异.胎心率振幅变异是指胎心上一跳与下一跳之间有一定的波动,正常波动的幅度为10~25 bpm.胎心频率是指1 min内胎心波动的次数,正常≥6次.胎心率基线平直是指基线摆动的幅度<5 bpm或摆动的频率<2次/min.胎心率基线平直对围产儿有何影响?临床有何参考价值?有关报道较少.为此,本文探讨了电子监护仪监护胎心率基线平直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胎心率基线平直组(平直组)的产妇199例,年龄24~32岁;胎心率正常(正常组)的产妇300 例,年龄23~30岁.均在本院分娩并于临产前做了无刺激试验(NST)胎心监护.两组一般资料情况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