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辨证分型治疗成人病毒性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7例住院患者按掷骰子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病毒唑,0.2g/次,3次/d.治疗组38例痰热清,20mL/次,1次/d;辨证分型:风热:银翘散,6g/次,3次/d;风寒化热:麻杏石甘汤(麻黄6g,杏仁9g,生石膏24g,甘草6g),1剂/d,水煎200mL,1次/d;痰热阻肺:杏苏散(苏叶、橘皮、苦桔梗各6g,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3枚),1剂/d,水煎200mL,1次/d.连续治疗2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咳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4%.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9.3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分型联合痰热清治疗成人病毒性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证型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2年107例经PCR、ELISA、IF 法检测病毒抗原、血清病毒抗体 IgM 阳性的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临床症状、血清学检查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成人病毒性肺炎患者平均年龄(34.78±11.4)岁;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咽痛为主,且头痛、全身酸痛等卫表症状突出;中医证型分布以风热犯肺、痰热阻肺、风热夹湿、风寒化热为主,占92.52%(99/107);病程≤7 d以风热犯肺证多见,>7 d以痰热阻肺证多见;病毒以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为主;107例中,单一病毒感染者86例(80.37%)。不同病原体的证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病毒性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具有一定特点,与病程存在相关性。
中医药在防治病毒性肺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优势,中医理论认为病毒性肺炎是因感受温热病邪而发病,与人体正气虚弱相关,病位主要在肺,涉及心、脾、肝等脏腑,虚实夹杂是其病性。临床多见风热犯肺、痰热阻肺证型,运用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及卫气营血辨证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中医药主要从抑制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功能、降低病毒复制转导等方面发挥防治作用。
讨论成人病毒性肺炎的病因病机及中医辨治思路.该病属外感热病,病因多为温邪,根据不同临床发病特点,病因可分为"时邪"、"非时之邪"、"伏邪"和"疫气".正气亏虚是发病的根本原因,感受外邪,致痰、热、毒、湿、瘀壅阻气道,肺失宣肃为重要机制.在临床诊治中采用六经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综合指导,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因、病位、病性及预后,对于辨证、立法、处方、用药也有较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