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膀胱炎是一种以尿急、尿频、膀胱充盈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膀胱黏膜上皮基质损伤、钾离子通透性增加、间质纤维组织改变、膀胱容量减小与临床症状密切相关.2003年6月至2005年2月,我们采用膀胱水囊扩张术透明质酸钠膀胱灌注治疗间质性膀胱炎患者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本文简要介绍了贲门失迟缓症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列举了常见的辅助检查手段,重点论述了水囊扩张术前、术后及出院的护理方式及注意事项.
肾、肾上腺、输尿管均为腹膜后器官,开腹手术一般采用腹膜外途径,腹膜后间隙为一潜在腔隙,上述器官要施行腹腔镜手术,必须建立一个手术操作空间.如何建立有效的后腹膜腔?许多腹腔镜医师进行了探索.直到1992年印度医生Gaur[1]发明了水囊扩张术创建后腹膜腔再注入CO2维持空间后,腹膜后腔镜手术才开始应用临床.目前该途径已成为腹腔镜治疗肾、肾上腺、上段输尿管病变的首选途径.
贲门失弛缓症是临床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吞咽困难、胸骨后或剑突下疼痛以及食物反流等.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水囊扩张术逐渐成为贲门失弛缓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我们近年来采用该方法治疗了23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笔者采用环状软骨前裂开及水囊扩张术治疗气管插管所致环状软骨损伤并喉气管狭窄(ITS),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目的 探讨内镜下探条扩张术与X线透视下水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病例疗效、扩张次数及并发症.方法 2005年3月~2009年3月该院收治的食管良性狭窄患者96例,其中56例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40例行X线透视下水囊扩张术作为对照组.结果 与水囊扩张术组相比,探条扩张术组的显效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与此同时,探条扩张术组仅进行一次扩张的比率明显提高,而多次扩张的比率和平均扩张次数均明显降低,差异亦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孔、大片黏膜撕裂、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与X线透视下水囊扩张术相比,内镜下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良性狭窄虽然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但显效率却明显高于水囊扩张,且患者平均扩张次数也明显减少,是治疗食管良性狭窄的优先选择.
贲门癌以中老年多见,发生在青少年者罕见,现发现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15岁,吞咽困难伴呕吐2月,在外院诊断为"贲门失驰缓症".来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后,采取水囊扩张术及电镜检查见食管无异常,电镜仍不能入胃.
目的:探讨潜伏期应用水囊扩张宫颈促进产程进展的作用.方法:使用TY-58Ⅲ型电脑多功能水囊助产仪.将628例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348例和对照组280例;实验组潜伏期行宫颈及阴道扩张,对照组自然进入产程未行特殊处理,观察两组产程进展情况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结果:实验组潜伏期、活跃期、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平均时间分别为4.27、3.16、7.43、0.76及8.19小时;与对照组(各产程平均时间分别为7.86、6.72、14.58、1.20及15.91小时)比较各产程时间均缩短,差别均有显著性P<0.001.实验组新生儿窒息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别有显著性P<0.001.实验组新生儿体重及产妇一般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该方法可明显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是一种安全、简便对母婴无损伤的有效助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