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蓝】相关文献(10)
  • 淋巴造影剂专利蓝脂质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表征

    《国际外科学杂志》 CSTPCD 2010年6期

    目的 制备淋巴造影剂专利蓝脂质体(PB-LPS).方法 采用被动载药法制备PB-LPS.选用Wistar大鼠、在后足掌皮下注射专利蓝(PB)、PB-LPS、空白脂质体(BL-LPS)或0.9%氯化钠溶液,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观察淋巴结染色情况.结果 注射PB-LPS、PB后区域淋巴结明显蓝染,两组的总体蓝染率分别是40%和20%(P<0.05),PB-LPS的淋巴标记效果明显优于PB.各组大鼠ALT、AST、BUN、Cr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被动载药法制备的PB-LPS稳定性好、包封率高.

    专利蓝 脂质体 淋巴造影剂
  • 专利蓝和放射物联合示踪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及其临床意义

    《中华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BST 2005年9期

    目的 探讨胃癌中前哨淋巴结(SLN)概念的适用性,评估前哨淋巴结活检预测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价值及其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临床意义.方法 26例胃癌患者,术前经胃镜于病灶周围黏膜下注入99mTc标记的硫胶体,术中于病灶周围浆膜下直接注入专利蓝,将γ探测仪检测放射活性高出背景组织10倍以上或(和)蓝染的淋巴结视为胃癌前哨淋巴结,行常规病理检查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分别计算前哨淋巴结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敏感性、阴性预测值和假阴性率,并根据前哨淋巴结活检结果决定胃癌的手术方式.结果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检出成功率为96%(25/26),每例检出1~6个,平均3.2个/例.胃癌前哨淋巴结仅限于N1分布的占50%(13/26),仅限于N2或N3分布的占12%(3/26).SLN诊断胃癌周围淋巴结转移状态的准确性为96%,敏感性为94%,阴性预测值为7/8,假阴性率为6%.对前哨淋巴结的彻底病理检查使2/7胃癌病例的淋巴结病理分期得到上调.结论 前哨淋巴结概念适合于胃癌;联合示踪法胃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可准确预测胃癌周围淋巴结的转移状态,并可能用于指导胃癌的淋巴结清扫范围.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胃肿瘤 淋巴结转移 专利蓝 γ探测仪
  • 32例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定位和微转移灶检查分析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6年16期

    目的:探讨肿瘤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在胃癌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2例胃癌患者按肿瘤浸润深度分组,用术中注射专利蓝的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以细胞角蛋白(CK)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全部检出SLN(100%).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有22例,其中SLN出现转移的有20例.SLN预测淋巴结癌转移的敏感性、假阴性率和准确率分别20/22(91%)、2/22(9%)和30/32(93.8%);胃癌T1组无SLN假阴性者,准确率6/6(100%);T2组无SLN假阴性者,准确率12/12(100%);T3组假阴性1例,准确率9/10(90%);T4组假阴性1例,准确率3/4(75%).结论:采用肿瘤周围注射专利蓝的方法术中定位淋巴结是可行的SLN术中定位方法.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 专利蓝
  • 专利蓝示踪预防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体会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AJ CBST 2005年6期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淋巴漏.淋巴漏导致皮下积液,因而影响伤口的愈合甚至导致伤口感染.在临床上尽管采用了许多方法,比如加压包扎、加强引流等方法,其效果仍不甚明显.我们受文献[1]介绍的前哨淋巴结活检方法的启示,对8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的病人,在清扫结束后,应用专利蓝示踪结扎淋巴管断端预防腹股沟渗液,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专利蓝 示踪 预防 腹股沟 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 前哨淋巴结活检 淋巴漏 方法 现报道如下 常见并发症 伤口感染 皮下积液 加压包扎 淋巴管 愈合 应用 引流 文献 渗液
  • 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结肠癌中的应用研究

    前哨淋巴结是一种特殊的淋巴结,Cabanas1977年首次报道.Cabanas通过淋巴造影发现阴茎肿瘤引流到一组特殊的淋巴结群,临床上未发现淋巴结转移,却常常发现这组淋巴结受累的现象.由于这种淋巴结是原发灶癌细胞淋巴结管最先侵袭的淋巴结,故命名为前哨淋巴结.1992年Morton等人将前哨淋巴结定义为原发淋巴结引流第一站淋巴结.他们利用异硫蓝和专利蓝,先后在黑色素瘤和乳腺癌中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获得成功,并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目前国内对结肠癌前哨淋巴结研究的报道较少,本文对结肠癌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研究用以探讨其在结肠癌中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

    前哨淋巴结 定位活检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肿瘤引流 淋巴造影 临床意义 黑色素瘤 准确性 专利蓝 原发灶 异硫蓝 乳腺癌 结引流 癌细胞 阴茎 侵袭 命名 国内
  • 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结直肠癌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A 2002年7期

    前哨淋巴结是指引流原发肿瘤的第一个(站)淋巴结,1992年Morton等首先运用蓝色染料异硫蓝(isosulfan bluedye)和专利蓝(patent blue V)在黑色素瘤中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获得成功,随后在乳癌中的应用使此理论和技术得到进一步成熟和发展.目前在国内少见有关结肠癌的前哨淋巴结研究,本文对结直肠癌进行前瞻性的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研究,以探讨其在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准确性及临床意义.

    前哨淋巴结 定位活检 结直肠癌 原发肿瘤 临床意义 蓝色染料 黑色素瘤 准确性 专利蓝 异硫蓝 前瞻性 结肠癌 运用 应用 引流 乳癌 理论 技术 国内
  • 专利蓝示踪胃癌前哨淋巴结及其微转移检测

    《肿瘤》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6年1期

    目的:探讨专利蓝示踪法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方法:34例胃癌术中病灶周围浆膜或黏膜下注入专利蓝溶液,将首先染色的淋巴结视为SLN,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和淋巴结微转移(lymphnode micro metastasis,LNMM)检测.结果:胃癌SLN检测成功率为94.1%(32/34),SLN检出个数平均为1.8个/例,SLN转移率明显高于非SLN(55.1%vs 14.1%),由SLN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为93.7%(30/32),假阴性率为8.3%(2/24),2例胃癌病例因SLN的LNMM检测阳性而使病理分期上调.结论:专利蓝示踪检测胃癌SLN可准确预测胃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并使部分胃癌淋巴结的病理分期上调.

    胃肿瘤 标志淋巴结活检 专利蓝 淋巴转移
  • 前哨淋巴结导航技术在老年早期胃窦部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新乡医学院学报》 CSTPCD 2017年4期

    目的 探讨老年早期胃窦部腺癌患者手术中采用专利蓝示踪前哨淋巴结(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早期胃窦部腺癌患者48例,所有患者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手术时,先将专利蓝液(1:1稀释)注射于肿瘤周围浆膜下,找到最先染色的胃周SLN,然后行D2根治术,术后将SLN及其余各组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评估胃周淋巴结转移状态.结果 48例患者中,46例患者通过术中专利蓝示踪检出SLN,检出率为95.8% (46/48).应用专利蓝示踪SLN状态来预测老年早期胃窦部腺癌患者胃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为91.3% (42/46),敏感性为80.0% (16/20),特异性为100.0% (26/26),假阴性率为11.1% (2/18).SLN转移阳性率、检出率、准确性、敏感性及假阴性率与患者性别无显著相关性(P>0.05);SLN转移阳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显著相关性(P<0.01),而SLN检出率、准确性、敏感性及假阴性率与肿瘤浸润深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老年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时使用专利蓝进行SLN示踪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

    前哨淋巴结 胃癌 专利蓝 胃大部切除术
  • 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体外测图及病理学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5年4期

    胃癌术中进行体内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研究已有报道[1,2],但胃癌前哨淋巴结(SLN)的体外测图迄今未见报道.我们用专利蓝对19例外科切除的新鲜胃癌标本进行淋巴显像(LM),在体外定位和识别胃癌SLN,并对其作淋巴结微转移(LNMM)检测,以提高胃癌淋巴结病理分期的准确性,为胃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和制定术后辅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胃癌患者 前哨淋巴结活检 测图 淋巴结微转移 治疗方案 预后评估 外科切除 淋巴显像 病理分期 准确性 专利蓝 外定位 体内 术后 识别 检测 辅助 标本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 CA 2003年5期

    目的:研究乳腺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活检方法,探讨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状态的预测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乳腺癌病人,采用专利蓝和99锝标记的大分子右旋糖苷(99mTc-DX)为示踪剂行前哨淋巴结显像,术中先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再作乳腺癌手术,全部病人均作腋窝淋巴结清扫.结果:48例病人中有44例找到前哨淋巴结,成功率91.7%.其中20例病人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成功率100%.44例病人共找到前哨淋巴结(SLN)95个,病理检查36个有癌转移,非前哨淋巴结(NSLN)457个,病理检查73个有癌转移.44例病人中,SLN、NSLN均无转移25例,SLN、NSLN均有转移11例,SLN有转移但NSLN无转移7例,SLN未见转移但NSLN检测到癌转移1例.结论:SLN定位活检成功率高,联合应用专利蓝和99mTc-DX两种方法优于单用一种方法.SLN定位活检能较准确地预测腋窝淋巴结状态.SLN假阴性,或淋巴结跳跃性转移,需要进一步研究.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 专利蓝 99mTc-DX 转移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