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指出21世纪将是"糖尿病世纪".1995年WHO 报告全球糖尿病患者约1.35亿,2000年已超过1.5亿,估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3.0亿[1].但2009年新版IDF世界糖尿病地图显示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2.85亿,已接近预测的2025年患者人数,按此增长速度预测2030年将超过4.35亿[2].
2015年最新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糖尿病地图显示,糖尿病在全球范围呈蔓延趋势,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仍稳居第一,已达1.096亿人。这意味着,在未来我国糖尿病管理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糖尿病医疗费用支出也将呈直线上升趋势。而我国的糖尿病控制现状并不令人满意。2010年的调查显示,仅有25.8%的糖尿病患者接受了治疗;在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9.7%达到血糖控制目标[1]。血糖控制不佳,可带来远期并发症发生和死亡风险的增加,进一步加重患者健康和经济负担。
2011年10月中旬,第三版《世界精神卫生地图》(下称“精神卫生地图”)出炉.该项目由世界卫生组织(WHO) 于2000年启动,最初的目标是收集、编辑、分析并传播精神卫生资源的基本信息.新版的精神卫生地图显示了全球用于预防与治疗精神疾病、提供康复并保护人权的资源分市.2011年的调查数据来自184个成员国,覆盖了95%的WHO成员国和全球98%的人口.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2月发布的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地图显示,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全国每年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北京居民有27%死于脑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