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1968年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用于临床以来[1],人们第一次在内镜下经造影将胆胰管显示清楚,使胆胰疾病的诊治提高到了-个新的水平.1974年Katagi et al[2]首先将经口胰管镜(peroralpancreatoscope,ppS)应用于临床,可直接观察到胰管内的情况.同年Kawai和Classen et al[3A]首次采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开创了不用开刀,经口取出胆总管结石的历史.1983年Starizu et al[5]首创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他将成为一种可保留括约肌功能的取石方法.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及内镜医师经验的积累,介入内镜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胆胰疾病的诊疗中,并已成为微创外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重点介绍目前常用的介入内镜技术在胆胰疾病诊疗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胰管镜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内镜,主要用于胰腺疾病的诊断.有关胰管镜的设备发展以及临床应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资料,本文就胰管镜在上述几个方面作一简要的概述.
患者女,13岁.因反复上腹痛伴发热4年入院.患者出生7 d时曾因呕吐胃内容及黄绿色液体在当地医院住院.40 d时以"肠梗阻"行"剖腹探查,胃空肠吻合术".1个月前在外院诊断"胰管结石"行抗炎、胰管镜取石失败.查体:一般情况可,消瘦.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见一长10 cm手术瘢痕.
胰管镜是一种子母镜系统,以十二指肠镜作为母镜,而以更细的内镜作为子镜,子镜通过十二指肠镜操作孔插入胰管,直接观察胰管内病变.胰管镜对确定胰管病变的性质、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的诊断,尤其小胰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