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直视手术中运用无菌冰屑保护心肌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但一直没有合适、简便的制作方法.传统的无菌冰屑是护士事先将无菌生理盐水倒入无菌器械盒内,包好后小心地送入柜内冷冻,再由术中器械护士用骨凿刮成冰屑.制作过程繁琐、易污染,且冰屑大小不一,易造成心肌损伤.
目前,全口义齿颌位关系转移时大多采用蜡片制作暂时基托,用细铁丝作加强.这种方法不仅使暂时基托容易变形,且加强丝与暂时基托不密合,易影响颌位关系转移的准确性.为此我们采用气压锅快速制作暂基托的方法,经临床使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以羊膜为载体培养细胞已经被证明有利于细胞的分化和生长,临床上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1-3].但是,在研究载体上培养细胞形态时,获得良好的侧切面,观察细胞侧面形态、细胞基底面与羊膜基质的关系,一直是较为困难的工作.在实践中,我们使用一种简易、快速制作以羊膜为载体培养角膜上皮细胞切片的方法,供同仁参考.
颏兜的种类有成品和自制两种类型.成品颏兜的组织面形态与患者颏部外形不一致,即使衬垫配套的软布垫,仍然存在着不伏贴、佩戴后易于松滑、固位不良的缺点,影响疗效.而自制颏兜外形、颜色不够规范美观,患者佩戴有所顾虑,且制作相对复杂而费时.
暂时性全冠固定桥是基牙预备后,永久性修复体完成之前过渡期的暂时性修复体.它能及时修复缺损之牙列,恢复自然和谐的面形及功能,是保护牙髓、保持基牙预备空间的必要措施.以往使用的口内法直接制作暂时性塑料全冠、桥,存在着难操作、易变形、外形差、口内停留时间长、气味难闻、对粘膜刺激大等缺点,患者很难接受,而间接制作又存在着操作步骤复杂、增加患者就诊次数、费时费力等不足.因此作者进行了改进.
我们曾参考王德田等[1]的方法,采用石蜡包埋、普通轮转式切片机,制成全喉大切片,并对其进行特殊染色.在此基础上对方法进行了改进,其优点是能快速制作大切片,效果满意.
由于尸体材料来源匮乏,有些院校开始利用局解废弃材料制作骨骼标本,陈洪等[1]采用高压蒸煮结合局部硫酸腐蚀,制作颅骨标本,李仲购[2]采用手、足骨的自然韧带连结制作原位手、足标本,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来,笔者在利用局解材料制作骨标本的技术操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脱脂前用电热鼓风干燥箱烘烤标本,缩短了标本制作时间.1 工具(仪器)和材料CS101-3型电热鼓风干燥箱1台;32 cm高压锅1个;2 500 W电炉1个;解剖刀、解剖剪、尖嘴镊、钢丝钳、板锯和锥子各1把;另备一些钢丝球(家用清洁球),直径0.8mm漆包线,90号汽油,过氧化氢和相对分子质量为10 000的聚乙二醇.手标本材料为局部解剖后的骨性结构完整的尸体上肢.
制备一副人体骨架,采用土埋腐蚀法大约需3年时间,且往往达不到预期的要求,易腐蚀过度或软组织不能完全腐蚀,骨骼丢失等.采用煮沸方法,包括穿制骨架工作,只需2~3月的时间即可完成,工艺效果明显改观.我们在传统煮沸方法基础上又作一些改进.
在临床工作中,常需记各种液体引流量,为了能准确、快速制作量杯,本科用使用过的500ml塑料输液瓶及20cm尺子,制作量杯,经临床检验计量准确,现介绍如下.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作为形态学之一的断面解剖学已成为现代医学影像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为了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制作了大量优质的断面解剖标本,为了使标本得到长久保存我们使用了有机玻璃盒,在有机玻璃标本盒制作和标本封装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比较实用的方法,现简要地介绍如下:
病理检查结果对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制作一张优质的病理组织切片对病理诊断医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也是对从事病理技术工作者的最基本的技能要求.特别是在急诊等情况(如手术中快速石蜡切片或其它原因需加快制片)下,需快速制作出优质的组织切片供病理医生做出较准确的诊断以满足临床医生和病人的要求.我科在1996年引进湖北孝感生产的"超声快速组织处理仪"至今,累计急诊或需要快速作出病理诊断的患者计300余例.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出较完整的快速制作组织切片的操作规程和经验体会,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药用植物学教学常需用较多植物腊叶标本,但用传统制作方法耗时长、操作繁琐复杂,微波干燥等新的制作方法因设备昂贵,不能满足本科教学需要[1].2005年采用毛巾电熨快速制作植物腊叶标本,具有耗时短、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及标本不易变形的优点,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