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模、试件是超声影像设备性能检测和质量保证的关键技术手段.本文描述其国产化、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为此阐释了若干重要定义,归纳了表征超声影像设备技术性能的主要参数.
实验过程共进行两组实验,第一组取三个牛骨髋臼假体试件在体外(干燥的空气中)三种不同载荷下进行疲劳测试,施加的载荷分别是常态步行(NW),下楼梯(SD)以及混态载荷(CL).第二组取一个牛骨髋臼假体试件在含有仿真关节液的体内生理环境实验系统中,施加混态载荷(CL).
背景:采用新鲜人软骨试件是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的最佳选择,但当实验不能及时完成时,何种保存方法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软骨样本,使其退变达到对实验影响最小是关键.目的:观察新鲜人关节软骨试件在体外不同环境下的组织学变化,寻找试件最佳保存方法和时间.方法:将新鲜人关节软骨试件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以软骨用固定液固定;空气暴露组,暴露于空气;生理盐水组,以浸湿的生理盐水纱布包裹,滴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组,以浸湿的林格氏液纱布包裹,滴注林格氏液.处理后1,2,3h,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三色染色法、番红O染色.结果与结论:染色结果显示,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滴注1 h,关节软骨表面无明显改变,3 h后则出现较明显的变化,软骨表面出现明显的粗糙纤维,排列紊乱,并可见较多的裂隙.空气暴露1 h软骨表面即已出现皲裂,3 h后已失去关节软骨表面的田埂样外观,出现甚大裂隙和纤维暴露,产生软骨损伤.提示以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纱布包裹新鲜人离体关节软骨试件均是有效的处理方法,并且软骨保存时间最好在离体后2 h内.
通过下颌骨悬臂梁弯曲实验,测量离体试件受力后产生的应变和力-电电位,得到了它们之间初步的定量关系曲线,并对具有相同的规律性.即力-电电位与应变具有一定相关关系.在生理变形范围内,下颌骨力-电电位随应变增大而呈非线性增加,同一下颌骨,不同位置,相同应变下,电位不同,中切牙位置电位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下颌骨力-电电位大小的分布与下颌骨受力作用后的应力大小分布一致.
射线在穿透物体的过程中会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吸收和散射而使其强度减弱.强度衰减程度取决于物质的衰减系数和射线在物质中穿越的厚度.如果被透照物体(试件)的局部存在缺陷,且构成缺陷的物质的衰减系数又不同于试件,该局部区域的透过射线强度就会与周围产生差异.把胶片放在适当位置使其在透过射线的作用下感光,经暗室处理后得到底片.底片上各点的黑化程度取决于射线照射量(射线强度、照射时间),由于缺陷部位和完好部位的透射射线强度不同,底片相应部位就会出现黑度差异.底片相邻区域的黑度差定义为"对比度".把底片放在观片灯光屏上借助透过光线观察,可以看到由对比度构成的不同形状的影像,评片人员据此判断缺陷情况并评价试件质量.
目的本实验研究一种高强度全瓷桥核型材料--GI-Ⅱ型渗透陶瓷与饰面瓷的热膨胀匹配性.方法制作GI-Ⅱ型渗透陶瓷、饰面瓷Vitadur N Dentine(本质瓷)、Vitadur N Enamel(釉质瓷)、Vitaudr α Opaque Dentine (遮色本质瓷)、Vitadur α Dentine(本质瓷)、Vitadur α Enamel(釉质瓷)的试件,测试其50~500℃热膨胀系数.结果热膨胀系数(×10-6/℃)分别是7.409、7.183、7.581、7.131、7.067、7.233.GI-Ⅱ型渗透陶瓷热膨胀系数均略大于饰面瓷Vitadur N和Vitadur α的本质瓷及遮色本质瓷.结论 GI-Ⅱ型渗透陶瓷与其饰面瓷热膨胀匹配.
本文选择临床常用的热凝树脂和钴铬合金2种义齿基托材料,制成不同粗糙度的试件,并对其与白色念珠菌体外早期黏附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以揭示不同义齿基托材料及其表面粗糙度对念珠菌黏附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