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近年兴起的高强聚焦超声技术"切除"肿瘤的机理,做了全面的评述与讨论.指出,热机制是它第一位的重要机理.在一般情况下,最好限于利用热机制;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则可有控制地利用空化机制.对监控超声空化发生的技术也做了讨论.
目前诊断超声已广泛应用于生殖和围生医学领域,成为临床一种重要的诊疗工具,其对 生物体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也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超声的损伤机制主要为热作用和空 化效应.现今,国内外在生殖医学领域内对诊断超声安全性进行了一系列不同水平的研究, 结论却不尽统一.诊断超声引起生物体结构或功能的变化即生物学效应,与声强和辐照时间 决定的超声剂量有关,声强表示能量,高能量超声的确能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超声波是 一种机械波,当其能量达到一定剂量时就可在体内通过空化、机械和热作用产生生物效应, 而在诊断超声中以空化作用最为重要[1].空化即超声与体内微气泡相互作用气泡 闭合产生的压力,有两种形式:稳态空化和瞬态空化,后者可造成机体的理化改变.一般认 为,在低声强、长辐照时间范围内,引起损伤的机制是热机制为主,而在高声强、短辐照时 间范围内,损伤机制以瞬态空化机制为主.Carstensen[1]指出:空化引起的效应 可能是很局部的,只损伤其周围的几个细胞,但涉及到人体的生殖细胞,即或损伤几个细胞人们也是难以接受的.
介入式血栓消融方法对血管的再通是一种新近发展的技术.利用换能器件转换功能及超声波作用机制,实现血栓消融.设备具有可调功率及尖端纵向位移输出范围.实验数据表明该设备对体外新鲜血栓消融效果明显.
本文叙述近年兴起的高强聚焦超声技术(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 )“切除”肿瘤的物理机制,得出热机制和空化机制是HIFU治疗肿瘤最重要的机制。对这一技术在临床的最新进展做全面的总结。
超声在液体中作为一个振荡源诱发空化,产生的空泡因其独特的性质可作为基因输送和药物靶向传输的载体.本文就空化机制、声致穿孔控制和超声造影剂的影响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了上述问题的研究现状与面临的挑战,旨在为超声空化空泡作为载体的临床应用研究提供文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