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车是临床医护人员实施操作必备的工具,推车端盘化已经成为护理人员操作行为规范.现有的治疗车、换药车多数是不锈钢材质,而临床中治疗碗、弯盘等器械也是不锈钢材质,在推动治疗车时会因碰撞或震动产生噪音.为此,笔者及同事在治疗车台面上放置PVC材料的软玻璃板,能明显减轻此噪音现象,现报道如下.
在第一部分已讨论了使用支抗种植体的适应证,支抗钉植入前的准备和植入后的检查等问题.在这部分将重点讨论支抗种植体的种类和主要结构;不同植入部位的解剖特点和植入微螺钉种植体的注意事项;临床中根据错(牙合)畸形的类型,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植入部位等问题.一、微螺钉种植体的种类和结构1.根据材质分类(1)钛合金:属于生物惰性材料,可与骨组织形成部分骨整合.是目前临床上最常使用的微螺钉类型.由于其机械强度要差于不锈钢材质,为了减少植入和取出时折断的可能性,使用的微螺钉直径应在1.5 mm以上为宜.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都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医用容器应定期更换、灭菌,且每次更换时都要粘贴标签,标签上注明启用日期、时间.医用容器多是不锈钢材质,为了便于书写及外表美观一般使用不干胶标签,所以在更换标签过程中出现标签不容易剥落导致残留的情况.护理人员在送灭菌前清洁容器标签需花费大量时间,即使经消毒液浸泡30 min后不干胶痕迹仍然清除不掉,用清洁球擦洗又损伤容器,而且经过反复高压灭菌使残留物久而久之形成了污垢.
压疮是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不当易出现的并发症之一[1].为使创面充分暴露,促进干燥,避免长期受压,方便大小便的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常采用翻身床治疗[2].使用翻身床患者应注意骨突出处,特别是骶尾部易发生压疮[3].临床上常见的翻身床排泄孔尺寸固定,且支撑排泄孔的固定板多为不锈钢材质,质地较硬.患者上翻身床后臀部组织由于重力作用下坠,陷于排泄孔内,使排泄孔周缘及腰骶部皮肤受压,易造成患者骶尾部压疮及不舒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通知厂家将原有翻身床排泄孔改为可调性排泄孔并将使用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现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