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病理切片上标记病理号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病理号打印在不干胶标签上后,再贴于病理切片上.传统的打印方法是使用老式号码机,但由于号码机使用过久、所涂油墨不均及使用方法不当等因素,会导致打印的字迹不清,如"0、8、6、9、3"等数字极易混淆,造成"张冠李戴";而手写编号不适用于工作量大的单位,由于个人笔迹不同又影响美观,近年来,我们用计算机取代老式号码机在不干胶标签上打印病理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手术室是医院各种资源集中的重要部门,无菌物品的管理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菌间放置有各类缝线、无菌敷料、无菌手术包、无菌器械包等,种类达数百种,如何对无菌物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采取不同颜色不干胶标签对物品进行分类表示,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都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医用容器应定期更换、灭菌,且每次更换时都要粘贴标签,标签上注明启用日期、时间.医用容器多是不锈钢材质,为了便于书写及外表美观一般使用不干胶标签,所以在更换标签过程中出现标签不容易剥落导致残留的情况.护理人员在送灭菌前清洁容器标签需花费大量时间,即使经消毒液浸泡30 min后不干胶痕迹仍然清除不掉,用清洁球擦洗又损伤容器,而且经过反复高压灭菌使残留物久而久之形成了污垢.
在肿瘤外科术中需要清扫各组淋巴结,分别送病理检查,每例手术常规需留取5~20个左右小标本,送检时如果按常规标本盒放置,既浪费又不便于送检,还易于混淆.笔者采取的方法是收集麻醉用过的一次性神经阻滞穿刺包内壳(浙江省海宁市医疗用品厂生产,25cm×15cm,壳内分割成大小不一的十几个格子),放于清洁区,术前熏蒸备用,术中取出的小标本由洗手护士放入小药杯中,巡回护士用专用无菌镊从药杯中夹取放入阻滞穿刺包内壳中,在不干胶标签上写好标本名称、部位,贴在相应的格子边缘,这种方法既可保证手术标本完整送检,也便于辨认.
临床工作中,管道安全标识卡的应用已广泛普及,既有利于医护人员对管道的识别,又可避免护理操作中差错事故的发生.管道标识材质为一次性纸质粘贴式不干胶标签,在使用时间过长或经常摩擦后,标签容易破损、残缺、字迹模糊不清,既不美观,也达不到识别的效果.我科对管道标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效果满意.
病理切片标签的号码一直是用手写或用号码机打印,但由于每个人字体不同,字写的有好坏,总显得不那么工整,甚至个别数字容易认错,另外手摸后字迹容易模糊;用号码机打印,字迹虽然工整,但是着墨深浅不一,上下左右位置可能会不一致,有时还会出现缺字断笔画现象;为此我们经过多次摸索,找到了一种病理切片标签的打印方法;现今稍大一点医院的病理科均有了微机打印设备,而且大都使用不干胶标签.工业化生产的不干胶标签,大小和规格都是一致的,为标签的打印提供了前提条件.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临床上为了便于观察患者胃管是否在有效期内,一般在胃管尾端粘贴不干胶标签,标明管道名称及安置时间以作提示.但在实际工作中常遇到下列问题:标签张贴不牢易脱落;粘贴时间较长后标签毁坏;标签被污渍、血渍污染导致无法准确查看安置时间.通过不断的实践,我科探索出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