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次长时程应激】相关文献(2)
  • 创伤性应激障碍样大鼠海马GABA受体表达的变化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TPCD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12期

    目的:使用单次延长刺激(SPS)模型,考察创伤后应激障碍对大鼠海马CA1和CA3亚区GABA受体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大鼠分为未造模组、SPS造模后1天和14天组.采用旷场测试中的中央区停留时间和高架十字测试中的开臂/(开臂+闭臂)指数来评价SPS模型诱发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样行为,即焦虑和过度觉醒状态;并使用蛋白印迹检测大鼠海马CA1和CA3亚区的GABAA和GABAB受体的表达量.结果:和其他两组相比,SPS造模后14天组在旷场测试时中央区停留时间及高架十字测试时的开臂/(开臂+闭臂)指数均显著降低(P<0.05),同时在CA1和CA3区的GABAA和GABAB受体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海马CA1区和CA3亚区的GABAA和GABAB受体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SPS模型诱发的大鼠创伤后应激障碍样行为.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次长时程应激 海马 GABA受体
  • 单次长时程应激对大鼠杏仁核激活的影响

    目的:采用单次长时程应激模型(single prolonged stress paradigm,sPs)作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综合行为学、免疫荧光技术手段观察杏仁核的激活在大鼠PTSD样症状中的作用.方法:在SPS模型中,先后给予大鼠2h的束缚,20 min的强迫游泳,休息15 min,最后用乙醚麻醉.利用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检测PTSD的焦虑样行为学改变.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杏仁核的FOS蛋白表达变化,并用来表征其脑区激活.结果:同未造模动物相比,造模后第14 d大鼠在旷场中央区和高架十字的开臂停留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造模后第1d大鼠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却没有差异性改变,表明SPS可诱导大鼠产生延迟性的焦虑样行为.FOS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杏仁核脑区,同未造模动物相比,造模14 d后FOS蛋白的表达含量增高(P<0.05).结论:大鼠PTSD样症状同时伴随有杏仁核的激活,这可能参与了PTSD样行为的发生.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次长时程应激 杏仁核 fos蛋白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