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儿童动作协调问题在20世纪初就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但不同研究者采用不同的名称.Orton[1]和Gubbay[2]把这些儿童称为"笨拙的",他们有正常的智力,但动作技能存在障碍.Ayres[3]把某些学习障碍儿童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笨拙称为发展性失用症.她认为这种障碍是动作计划和执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觉统合失调.Dewey[4]提出发展性失用症是"姿势操作障碍".它导致象征性姿势(有意义的动作姿势,如再见)、非象征性姿势(无意义的动作姿势,如模仿)和姿势序列(姿势组合以完成一系列动作)障碍.近年来,研究中经常引用的定义来自ICD-10[5]和DSM-IV[6].
目前社会上有一种倾向,只要儿童好动就认为是"多动症",结果造成不恰当的治疗.因此有必要对儿童动作增多的现象加以分析、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