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CSD H )是常见的继发性颅脑损伤之一。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手术操作简单,但血肿易复发。现总结分析2008-2013年间收治的首次发病的CSD H患者160例的手术疗效,探讨2种不同冲洗液和冲洗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本院自1992年5月~1999年6月共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18例,占同期收治的外伤性颅内血肿(256例)的7.03%,采用钻孔冲洗引流术及骨瓣开颅血肿包膜清除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简称CSDH)在临床上较常见,占住院颅脑损伤病人的1.5%~5.4%,占各种颅内血肿的9.6%~18.7%,占硬膜下血肿的10%~30%[1].治疗方法多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疗效较好,但术后并发症屡见不鲜[2].我院于1995年-1998年采用钻颅正压注氧置换治疗CSDH 26例,全部治愈,随访6个月~24个月,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5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无明确的或仅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以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为主,治疗首选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但术后颅内积气、血肿残留、硬膜下积液和术后复发是目前常见问题.我科自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58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采用颅骨钻孔改良T管引流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老年病人居多,因其为慢性、病程长、症状多不明显,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治愈率高,但由于此病的特殊性,术后仍有一些并发症出现,早期诊断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是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我科自2002年1月~2004年7月共收治老年性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70例,其中66例手术,占94.3%.我科均采用局麻下双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颅腔代偿容积大,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CT和磁共振(MR1)的广泛应用使其确诊率明显提高.颅骨钻孔冲洗引流术是治疗CSDH的首选方法,其操作简单、方便、创伤小,预后良好[1].虽较安全,但仍有一些并发症.为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本病的手术疗效.本文将近3年来我科收治的高龄(>80岁)CSDH患者经钻孔引流术(BHID)后产生的颅内并发症及其原因和防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