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ris明矾苏木精是哈瑞于1900年发明的.迄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各国病理技术室最常用、最重要的HE染液之一,也是最经典、历史悠久的染液,几乎所有的常规切片、冷冻切片、涂片等染色都使用这种染液.它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使用期较短,一般2-3个月就要更换一次;氧化结晶多,常需要在染色前捞去浮在表面的结晶,否则会污染切片;其着染力逐渐减退,时间越长,着染力就越差.因此,我们于1998年对Harris染液的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良.并经过切片、冷冻切片、涂片等5万余张病理片的试验,效果满意.
骨切片的染色法有多种,其中硫堇-苦味酸染色法是比较常用的染色方法,但书中及各实验室的染液配制及染色方法不尽相同[1~4],因此我们对2种硫堇染液和2种脱水、透明方法做了一些比较和探讨,以便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染色方法.
血和骨髓涂片染色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用罗(Romanowsky)染色,其主要成份为天宵B和伊红Y,由于天青B难得,且价格昂贵,难以在国内推广应用.目前国内多数实验室仍使用瑞(Wright)、姬(Giemsa)或瑞-姬混合染色.自从McDonald[1]提出改良瑞-姬染色法以来,其主要优点是染液配制简便、磷酸盐容易溶解及染色时间短等,非常适合基层实验室和急诊检验使用.
HE染色中细胞核的着色非常重要,细胞核发灰、发黑、结构不清是影响病理诊断的首要因素.本室通过长期实践,摸索出一套有效提高HE染色中细胞核染色质量的方法.
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法,广泛应用于组织学和细胞学制片工作中.但传统HE染色技术,一般采用Harris苏木精来染细胞核.Harris苏木精是一种全氧化苏木精,存在配制时需要反复加热,加氧化剂时容易发生液体喷溅;使用时液面有氧化膜出现,影响染色等缺点.另外,传统HE染色技术在切片脱蜡后,通常用梯度乙醇处理切片,操作步骤繁杂、费时费力.鉴于上述缺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参考文献资料,摸索着对HE染色技术进行了部分改良,主要将苏木精染液配制方法及石蜡切片水化方法的改良.经过3年多的试验,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在常规病理组织制片的HE染色中,苏木素染色液的配制方法很多,各有其优缺点.从2000-07~2001-12我们对改良的吉尔氏半氧化苏木素染液[1]进行了使用和观察,同时对水溶性的伊红染色剂进行沉淀酸化处理,染色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于染液配制方法及染色力与以往使用的哈瑞氏苏木素有所不同,我们在环节控制及染色时间上做了一些对比分析,现就改良的配制方法简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