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了探索在不同的情境利害关系下,亲疏关系对大学生良心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内隐联结测验( IAT)测量100名中国大学生的良心行为。在内隐联结测验( IAT)中,通过内隐测量方法讨论情境利害关系大小和亲疏关系大小两个因素对大学生良心行为的影响效果,用利害关系不同的情境故事材料作为实验启动条件,考察在不同情境下,个体对亲疏概念与积极属性/消极属性词的联系是否存在差异;随着亲缘关系的增加,情境因素是否会影响良心行为反应产生的可能性。结果相对于非亲属概念与积极属性,亲属概念与积极属性的联系更强,即表现出了亲疏关系的良心内隐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在利害关系小的情境启动下表现更突出(T1=387.4642,T2=262.9428),两种情境下的良心内隐效应值差异极其显著(t=5.594,P<0.001),且效应值不存在性别差异(t=0.141,P=0.888)和专业差异(t=1.07,P=0.287)。结论情境利害和亲疏关系对大学生良心行为有影响。
目的:探索在不同的情境利害关系下,亲疏关系对大学生良心行为的影响。方法使用内隐联结测验( IAT)测量100名中国大学生的良心行为。在内隐联结测验( IAT)中,通过内隐测量方法讨论情境利害关系大小和亲疏关系大小两个因素对大学生良心行为的影响效果,用利害关系不同的情境故事材料作为实验启动条件,考察在不同情境下,个体对亲疏概念与积极属性/消极属性词的联系是否存在差异;随着亲缘关系的增加,情境因素是否会影响良心行为反应产生的可能性。结果相对于非亲属概念与积极属性,亲属概念与积极属性的联系更强,即表现出了亲疏关系的良心内隐效应,而且这种效应在利害关系小的情境启动下表现更突出( t1=387.4642, t2=262.9428),两种情境下的良心内隐效应值差异极其显著( t=5.594, P<0.001),且效应值不存在性别差异(t=0.141,P=0.888)和专业差异(t=1.07,P=0.287)。结论情境利害和亲疏关系对大学生良心行为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