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镇位于湖南省双峰县西陲,是遐尔闻名的中药材名镇.药材基地属于山斗,境内石山石海,每逢四月,牡丹、芍药竟相开放,奇山异石间药花吐艳,山上山下,五颜六色的鲜花相映生辉.在这片偏僻而贫瘠的土地上,有一支常年活跃在石间地头,耕种药材的娘子军,她们用辛勤的汗水浇得药花飘香,成为农村致富的主力军.
沛县胡寨镇草庙村是位于苏鲁边界毗邻微山湖的一个小村庄,也是江苏省1011个经济薄弱村之一.2005年底,这个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000多元,村级债务超过了30万元.近年来,特别是2009年开展"双新"工作以来,草庙村村民们艰苦创业,发展高效蔬菜种植取得喜人成效.2010年,全村2100多名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0200元,村级集体资产近1000万元,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成为沛县和胡寨镇"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示范村,沛县"双新"村级"一会五组"发源地,江苏省新农村示范村.
幸福在哪里?2009年,在江苏省丰县师寨镇的政府综合目标责任书里,有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被列入其中:大力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家庭.三年多来,该镇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紧紧融入新农村建设,贴近民生、了解民情、服务群众,努力提高计生家庭的幸福指数.
转变传统观念 新村给力计生过去,凤城镇阎庄村是有名的乱子村,思想观念落后,人员关系复杂,计生矛盾突出.自去年动员实施江苏省首批”土地增减挂钩”示范村和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示范村以来,计划生育家庭获得的实惠也越来越多.村里计生户史月芝家算得上村里的最穷户,邻居都装修了房子,可她家还是毛坯房,没钱装修,只有几件不像样的家具,屋里屋外空荡荡的.史月芝向人说起买房就哭了.因为家穷,她买房的大部分资金都是向亲属朋友借来的,负担很重村里为给她减轻负担,办了低保,还为上大学的孩子申请了贷款.除此之外,该镇村还把与民生相关的补偿、道路环境、供电供水、家电下乡、惠农服务等20多项事务纳入服务项目,采取“一站式服务”,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在服务计生家庭方面,制订了严格的扶持方案和规章制度,针对计生困难家庭的补偿、供暖、供气、水电等惠及老百姓利益的实际情况,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人员同计生服务人员一道与计生户促膝谈心,能现场解决了的当面解决,解决不了的上报给上级部门,把问题解决在基层.
沛县是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沛县是一块沸腾和崛起的土地,生机勃勃,活力张扬.深厚的汉文化底蕴赋予了沛县钟灵毓秀的诱人魅力,造就了沛县人勇创大业、敢为人先的豪情和气概.125万勤劳的沛县人正为“打造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龙城水乡新沛县”的宏伟目标而默默耕耘着,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 幸福工程,倾力构筑着美丽幸福的家园.
人们常说计划生育是天下工作第一难,但在常德市鼎城区灌溪镇汤家坪村则不然.该村此项工作近年来开展顺利,卓有成效,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先进村"、"新农村新家庭示范村".当问及汤家坪村的先进经验时,该村的党支部书记兼计生协会会长廖金荣深有体会地说:"只要真心为民着想,细心为民办事,国策落实就不难了."
"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是江苏省沛县张庄镇落实省、市、县新农村新家庭计划部署,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生育文明、权利保障、能力发展和福利改善.通过几年的努力,张庄镇计生家庭出现了可喜变化.给力惠民计生 助推群众致富夹河村是江苏省"新农村新家庭计划"首批示范村.在近几年"新农村新家庭计划·幸福工程"开展的过程中,计划生育家庭在其中获得了看得见的实惠.一女户冯子利、罗侠夫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两年前,村里搞设施蔬菜大棚建设,镇村都专门为一女户提供了优越的承包条件,同时还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开发.如今,他们已是村里数得着的富户了.
83岁的王光美住在北京木樨地的"部长楼宿舍",她目前除了全国政协常委的职务外,还担任着"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社会工作仍然不少.如今她依然是耳聪目明,举止干练,思维敏捷,健康开朗.依然是那样的慈祥和亲切,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只是头上的根根白发,眼角边的道道皱纹,记录着她几十年的跌宕起伏,风雨沧桑……
2004年,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陆续在全国部分省(区、市)开展"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这是继成功实施"幸福工程"以来的又一个社会公益项目,目前已经在全国8个省(区、市)的201个县实施.通过项目实施,共为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所)配备各种设备450台(套),总价值6 500多万元,同时带动各级政府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投入达3 000多万元,项目受益群众达到200多万人次."生殖健康援助行动"项目的实施,为提高技术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推广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和一些地方实施项目的经验和做法,进而推动项目工作在全国普遍展开,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锡山区自2004年10月18日启动"幸福工程",在区民政、计划生育部门的协作下,妇幼保健所通过不懈努力,婚前医学检查(简称婚检)率逐年提升,由原来的较低水平到2009年第1季度的86.5%,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03年10月1日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全国各地的婚检率均明显下降,尤其是农村地区,婚检几乎接近零,孕前保健工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针对这种现状,2004年10月,我区启动了以开展免婚费婚检、降低出生缺陷,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主题的"幸福工程".自该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83岁的王光美住在北京木樨地的"部长楼宿舍",她目前除了全国政协常委的职务外,还担任着"幸福工程"组织工作委员会主任,社会工作仍然不少.如今的她依然是耳聪目明,举止干练,思维敏捷,健康开朗,仍然是那样的慈祥和亲切,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只是头上的根根白发,眼角边的道道皱纹,记录着她经历的几十年的跌宕起伏,风雨沧桑……
医患关系指的是患者、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的特定联系,和谐医患关系是确保治疗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是缓解患者病痛需要,是构建民生幸福工程的客观要求。然而,近年医患关系呈现紧张的趋势,这是社会、患者、医院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详细分析影响医患关系的各种因素,提出打造和谐医患环境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