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相关文献(2)
  • 基于无线充电技术的胃肠电刺激系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CSTPCD 2013年6期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的植入式胃肠道刺激系统,不仅具有刺激功能,还具有肠电和压力检测功能,可用于检测胃肠道刺激的效果,同时增加无线能量供给,以实现刺激器的长期植入.方法 系统由体内刺激模块、体外控制模块及无线能量传输模块组成.体外控制模块通过无线射频将控制信号传输到体内刺激模块,体内刺激模块的能量由体外能量发射装置通过电磁耦合进行供给.通过生物反馈控制检测不同刺激参数对胃肠道收缩活动的作用效果,实时调整刺激参数,输出需要的刺激脉冲.以模拟心电信号模拟肠电信号,进行了相关的体外实验.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系统可有效检测到2~ 20次/min的模拟心电信号,并实现实时刺激参数修改输出不同的刺激脉冲.该系统实现了电流检测功能,监测作用部分的胃肠电阻.经皮无线能量在两级线圈轴向距离为22mm时的接收充电稳定功率最大为0.93W,体内锂离子的充电电流为180~ 240mA.结论 系统可检测到最大变化范围的模拟肠电信号.验证电流的作用效应为后续的恒流刺激模式提供参考.该系统的无线充电功能可满足植入式刺激器长期植入的能量需求.

    肠电信号检测 电刺激器 无线充电
  • 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生物电磁环境仿真分析

    《医疗卫生装备》 CSTPCD 2018年8期

    目的:评估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磁安全性,为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的发展应用提供生物安全方面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建立无线充电线圈模型,以仿真不同输出功率下线圈周围的磁场强度;通过建立救护车和人体模型,模拟电动救护车在85 kHz、7.7 kW参数下充电的情况,然后测量人体处于救护车医疗舱内外不同位置时的电磁场强度.结果:随着充电输出功率的增加,充电装置周围磁感应强度大于27μT的范围对应地有所扩大;电动救护车在无线充电时,除线圈正上方的小部分空间外,其余空间磁场强度均在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for Non-Ionizing Radiation Protection,ICNIRP)规定的公众暴露安全限值以内.结论:电动救护车无线充电系统使用方便,相较于线缆充电有诸多优点,仿真和模拟结果表明其生物电磁环境是基本安全的.

    电动汽车 无线充电 磁耦合 电磁安全 安全限值27μT ICNIRP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