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冬天似乎来得特别早,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说“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旧历八月塞外已经是漫天飞雪了.古代的冬天,雪特“给力”,李白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这样的地方也禁不住大雪的肆虐,估计只有美国灾难片《后天》中的大雪可以与之PK了.这样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古人是怎样防寒呢?官宦人家在冬天多是烧柴炭取暖,古代的皇宫里设有惜薪司,这个机构负责皇宫内的柴炭供应,主事的官员级别虽不高,但权力却不小,甚至可以直接向皇帝御前奏事.柴炭这东西放在现在属于不清洁能源,但在古代可是精贵东西,来之不易.
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流放西域时,曾经这样吟唱当地的一种独特植物:"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
浩瀚的夜空,仰望天上的一轮明月,散发着皎洁的光华.月亮,在中国文人的心中有着一个神圣的地位.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和月亮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月亮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美丽的符号.它不仅仅是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神话,不仅仅是李白醉里捞月、杜甫月下潜行的史传,不仅仅是陶潜月下躬耕、岑参塞外望月的故事,它还是那些吟咏不衰、流传至今的诗歌,还是那些不可数计、万人仰慕的千古名篇.月亮——中国文人的文化情结.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有这么几句:“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雪来了,将军的兽角弓坚硬得拉不开,铁铠甲冻得没有办法穿,大漠纵横交错着百丈坚冰,暗淡的阴云凝结在万里长天.……黄昏时分,大雪纷纷扬扬落下辕门,冻住的红旗连狂风也吹不展.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了彻骨的寒意.
岑参的这首诗虽然说的是梦,但也暗含着梦-枕头-睡眠-健康的关系。因为梦与人的心理状态、睡眠环境密不可分,而睡眠环境中就包含着枕头的质量、高度和使用枕头的方法等问题。这里,梦是包括睡眠活动在内的广义概念。也可以说,枕头关系着人的睡眠,能枕出健康,也能枕出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