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班管理】相关文献(6)
  • 急诊抢救室滞留患者护理交接单的应用与效果

    目的:为了提高交接班护理质量,保障抢救室滞留患者安全,探讨在急诊科抢救室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效果,规范护理交接班.方法: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特点自制“急诊抢救室滞留患者护理交接单”,应用于临床.采用统一标准对护士交接班情况进行护理质量评分,收集交接单应用前后,护士交班质量评分及医生和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交接单实施12个月后,护理质量评分优秀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升.结论:护理交接单的应用,规范了急诊滞留患者的交接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急诊抢救室 急诊滞留患者 护理交接单 交接班管理 护理质量
  • 门诊实施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的做法与效果

    《护理管理杂志》 CSTPCD 2007年8期

    目的 增强门诊护理人员的凝聚力,全面提升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方法 通过制订规范的门诊交接班流程、内容、要求、评价标准,实施门诊护士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制.结果 通过临床实践,证实对培养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提高门诊护理服务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门诊患者满意度由2003年的92.43%上升到2006年的98.25%,患者投诉及护理纠纷明显下降.结论 采用门诊护士定期晨间集体交接班的方法 可行,值得推广应用.

    门诊 交接班管理 护理质量
  • 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CSTPCD 2017年12期

    [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在危重病人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1月住院的危重症病人采用SBAR沟通模式进行护理交接班管理,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及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结果]实施SBAR沟通模式后,护理工作质量总分(97.22分±0.88分)以及护士对护理交接班效果评价(72.05分±3.49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实施前(94.15分±0.84分,63.95分±6.3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护士病情观察和专科护理能力,改善护士对护理交接班的评价,有利于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有效改进护理质量.

    沟通模式 现状 背景 评估 建议 危重症病人 交接班管理 护理质量
  • 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危重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在病人交接班管理中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试验组在病人交接班管理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比较两组的交接班管理护理质量(基础护理、 专科护理、 病情观察、 健康教育)评分及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结果 试验组的专科护理、 病情观察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交接班效率与效力、 促进病人参与、 确保合作安全、 增进护士合作与责任、 提供病人所需信息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危重症病人交接班管理中采用SBAR沟通模式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提高护理质量,并改善护士对交接班效果的评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危重症病人 交接班管理 SBAR沟通模式 护理质量
  • 二维码技术在抢救车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母婴世界》 2018年11期

    目的:探讨二维码技术在抢救车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抢救药品、物品制成表格并生成二维码,贴于抢救车上,通过识别技术进行交接班管理.结果:科室使用二维码技术后,交接班所需时间较以往传统模式明显减少,护士应用满意度均较以往传统模式明显提高.结论:二维码技术在抢救车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及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二维码技术抢救车 交接班管理
  • 改良SBAR沟通模式在重症肝病患者交接班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改良“现状一背景一评估一建议”SBAR沟通模式重症肝病患者床旁交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重症肝病患者55例分为对照组(n=25)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交班方式,实验组采用基于改良SBAR交流模式的床旁交班方式,采用自制量表评价2组交接班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交班方式的内容完整、条例清晰、主题明确、措施得力有效、解决问题及时和患者舒适感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或P<0.01);实验组平均交接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改良SBAR沟通模式能有效提升重症肝病患者床旁交班质量.

    沟通模式 肝病 交接班管理 护理质量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