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色素氧化酶】相关文献(3)
  • 中药辨证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细胞色素氧化酶Ⅰ、Ⅱ、Ⅲ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6期

    目的 探讨中药辨证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OX)表达的影响机制.方法 取SPF级Wistar大鼠40只,按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对照药物组、药物A方组、药物B方组.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大鼠制作NAFLD模型,4周后对照药物组、药物A方组、药物B方组每天分别予相应组方中药1 mL/100 g灌胃给药,第12周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实验组肝细胞COXⅡ、COXⅢ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肝细胞COXⅠ蛋白表达.结果 各组NAFLD大鼠肝细胞COX表达均降低,经过药物干预后,各药物治疗组COX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对照药物组、药物B方组COXⅡmRNA表达增高(P<0.01);且药物B方组COXⅡmRNA表达高于药物A方组及对照药物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对照药物组、药物A方组、药物B方组COXⅠ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且药物B方组COXⅠ蛋白表达高于药物A方组及对照药物组(P<0.01).结论 在NAFLD病程的后期阶段,运用化痰消瘀、清热利湿、补益肝肾的中药,可提高大鼠肝细胞COX表达水平,并显著优于其他治疗措施.

    中医辨证治疗 肝细胞色素氧化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 与苯血液毒性易感性相关的几种毒物代谢酶多态性研究进展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A CBST 2001年1期

    苯的慢性毒性主要是血液毒性。工人接触苯能引起白细 胞减少、骨髓抑制,严重时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以致白血病[如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 yeloblastic leukemia,AML)、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acute nonlymphocytic leukemia,A NLL)、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1] ,因此苯被 认为是一种环境致癌物。人们对苯中毒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很多研究,各国职业医学专家认为 存在以下途径:(1)苯是环境诱变剂,能引起染色体的异常(第5、7条染色体的易位、倒置和 缺失)[2];(2)苯及其代谢产物对造血干细胞分化的影响[3,4];(3)苯-D NA加合物的生成[5];(4)参与苯代谢的几种毒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即对苯血液 毒性的基因易感性)。苯的毒性不是由于苯本身,而是由苯的代谢产物醌类和酚类化合物产 生的。这就提示,毒物代谢酶在苯中毒的发生中可能起到重要的作用。这些代谢酶在 自然人群中存在不同的基因型(即基因多态),已经发现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和肿瘤、职业中毒 或某些代谢遗传病有密切关系。  一、苯代谢[6,7]  苯进入体内后,首先在肝脏由肝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E1(CYP2E1)将其氧化成苯环氧化物, 然后苯环氧化物自发转化成苯酚,或是在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催化下与谷胱甘肽结合 ,转化为低毒性的或是非毒性的产物——苯硫醇尿酸(PhA)。苯酚进一步经CYP2E1代谢成 苯的 双羟基或三羟基化合物,如氢醌(HQ)、儿茶酚(CAT)、苯三醇(1,2,4-benzenetriol,BT) ;或是经酚硫转移酶(phenol sulfotransferase,PST)、GST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 酶(UDP-glucuronodyl transferase,UDP-GT)的催化,与硫酸、谷胱甘肽或葡萄糖醛酸结 合,形成易溶于水的结合物。HQ、CAT和BT则在骨髓经髓性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 PO)转化为苯醌。反之,苯醌又能被还原型辅酶Ⅰ醌类氧化还原酶[NAD(P)H∶q uimoe oxired uctase,NQO1]还原为毒性低的多羟基苯。苯酚、氢醌、粘康醛,尤其是苯醌,是具有造血 毒性和遗传毒性的化合物,可能有潜在的致癌性。可见,苯在体内的代谢既有代谢增毒的过 程(如经CYP2E1、MPO)又有代谢解毒的过程(如经NQO1、GST、PST),苯对人体毒性的大小取 决于这两个过程的平衡(图1)。  二、CYP2E1  CYP2E1主要位于肝微粒体,它能代谢活化包括苯在内的许多小分子量的、有潜在致癌性的化 学物质,可被乙醇或饥饿 诱导[8]。CYP2E1基因位于人染色体10q-24.3。Song等在

    血液毒性 易感性 毒物代谢酶 环氧化物 基因多态性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 葡萄糖醛酸 染色体 化合物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肝细胞色素氧化酶 代谢产物 再生障碍性贫血 髓性过氧化物酶 急性髓性白血病 转化 致癌性 羟基 还原
  • 冻存对大量分离的人肝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3A4活性的影响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1年5期

    成功的冻存使人肝细胞有可能用于暂时替代肝脏治疗急性肝衰竭和多次、反复治疗肝代谢性疾病.P4503A4是肝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系中重要成分,在内外源化合物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包括环孢霉素、FK506[1].所以,该酶可衡量肝细胞冻存后功能保存,对肝移植后肝功能检测有重要意义.我们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P450A4酶活性,观察冻存对大量分离的人肝细胞P4503A4酶活性的影响.

    细胞冻存 分离 肝细胞色素氧化酶 酶活性 人肝细胞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外源化合物 急性肝衰竭 肝功能检测 代谢性疾病 P450氧化酶 肝脏治疗 环孢霉素 功能保存 肝移植 FK506 测定 HPLC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