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为鹿蹄草科植物鹿蹄草或普通鹿蹄草的干燥全草.具有祛风湿、强筋骨、止血的功效,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无力,久咳劳嗽等病[1].鹿蹄草科鹿蹄草属约有30余种,我国有27个种,在20多个省都有分布,资源丰富.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鹿衔草中含有金丝桃苷,2″-O-没食子酰基金丝桃苷、高熊果酚苷、肾叶鹿蹄草苷和6′-O-没食子酰基高熊果酚苷等[2].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文献报道的多为高效液相色谱法[3],也有采用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4]和薄层分离后库伦滴定法[5]的.不同种鹿衔草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未见报道,为了研究不同种鹿衔草中金丝桃苷含量差异,进一步开发利用鹿衔草资源,我们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陕西产3个种的鹿蹄草Pyrola calliantha H.Andres、普通鹿蹄草P. decorata H.Andres和紫背鹿蹄草P. atropurpurea Franch. 中的金丝桃苷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重现性好.
目的建立一种分析鹿衔草中高熊果酚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进行测定.结果高熊果酚苷点样量在1.004 ~20.0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6.回收率为97.33%,RSD为1.70%.结论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鹿衔草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