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参薯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收集20个样品并对其原植物进行鉴定,样品进行ISSR分析,NTSYS-pc计算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结果:20个样品被鉴定为参薯、褐苞薯蓣、山薯.参薯与褐苞薯蓣、山薯存在明细的遗传差异,且其种内差异十分显著,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672 9~0.990 7.UPGMA聚类显示参薯种内16个样品可划分为4组,对照样品原植物表型特征,可见断面颜色及块茎支根数是评价参薯种质亲缘关系的重要依据.结论:参薯种内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研究为山药区分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也为参薯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目的:鉴别山药真伪,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从来源、性状、粉末特征、理化方面对山药及其伪品木薯、山薯加以鉴别。结果山药及其伪品木薯、山薯在外形、显微、理化方面有较明显差异,木薯、山薯不能代替山药入药。
中国人吃山药的历史很早,由于薯、芋等块根块茎类植物容易种植,产量高,烹饪简便(抛入火中烘烤即可),富含淀粉,曾是早期人类的重要主食.山药古称薯蓣,又称山芋、玉延、薯药、山薯、白苕.
2000年5月23日,在白沙县狮球乡福妥村有一5口之家,均发生不同程度腹痛、腹泻、呕吐为主的急性胃肠道感染症状.经调查,5名患者均于当天早上吃过未经加热的隔夜山薯汤,另一名男主人未吃隔夜山薯汤则不发病.发病时间最早为当天11时,最迟于当日19时.采集病人呕吐物、粪便或肛拭子标本6份经分离培养后,检出斯坦利沙门氏菌.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