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殃殃】相关文献(7)
  • 猪殃殃酚性成分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9年14期

    目的:对猪殃殃Galium aparine var.tenerum全草中酚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分离,运用多种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猪殃殃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乙酮(1),香草酸(2),3,4-二羟基苯甲酸(3),对羟基桂皮酸(4),没食子酸(5),4-羟基古柯间二酸(6).结论:化合物6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得到,并运用二维核磁共振波谱技术(~1H-~1H COSY,HMQC和HMBC)首次对其碳谱和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猪殃殃 化学成分 酚类
  • 猪殃殃黄酮类成分研究

    《中国药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09年19期

    目的 对猪殃殃全草中黄酮类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 采用硅胶、C18反相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MS,1H-NMR,13C-NMR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柯伊利素(Ⅰ),芹菜素(Ⅱ),木犀草素(Ⅲ),槲皮素(Ⅳ),柯伊利素-7-O-β-D-葡萄糖苷(Ⅴ),芹菜素-7-D-β-D-葡萄糖苷(Ⅵ),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Ⅶ)和木犀草素-7-D-β-D-葡萄糖苷(Ⅷ).结论 化合物Ⅰ~Ⅷ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猪殃殃 黄酮类 化学成分
  • 藏药材猪殃殃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猪殃殃药材中绿原酸的薄层色谱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猪殃殃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绿原酸含量,色谱条件为:色谱柱:Phenomenex Luna 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溶液(10:90);检测波长:327m;流速:1.0ml/min;柱温:35℃.结果:各批猪殃殃药材TLC色谱中均能检出绿原酸:绿原酸HPLC色谱峰与其它色谱峰分离良好,进样量在0.0892~0.446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6.99%,RSD=1.17%(n=6).结论:本法简便快捷,结果可靠,为控制猪殃殃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

    猪殃殃 薄层色谱鉴别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述猪殃殃的基原鉴别

    《海峡药学》 2006年2期

    目的对猪殃殃的基原、生物性状以及与拉拉藤的鉴别进行综述.近年来,猪殃殃一直被人们当作是麦田里的杂草,亦记载于1977年版药典,作者就猪殃殃与其混淆品拉拉藤的生物性状作具体介绍.结论 1977年版药典猪殃殃的标准中用于实际检验有一定的模糊性.

    猪殃殃 拉拉藤
  • 竹叶柴胡与猪殃殃的鉴别

    《时珍国医国药》 北大核心 CA 2004年11期

    现在临床上应用猪殃殃较为广泛,但与竹叶柴胡在调配中易于混淆.现将二者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别、化学成分、性味、功效鉴别如下.1 来源1.1 竹叶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竹叶柴胡的根及全草.

    竹叶柴胡 猪殃殃 鉴别
  • 猪殃殃的生药学研究

    《中国药业》 CSTPCD CA 2009年20期

    目的 研究猪殃殃的生药鉴定特征.方法 对猪殃殃的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 详细描述了猪殃殃全草的生药鉴定特征及其所含的各类成分.结论 猪殃殃具有独特的生药学特征,可为其鉴定、开发利用及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依据.

    猪殃殃 生药学 研究
  • 野菜一半当中药——猪殃殃

    《家庭中医药》 2017年3期

    猪殃殃,在故乡叫染染草,因为此草结子小如小米,浑圆如珠,身上有毛,沾衣即染(粘)上,不摘,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掉的.这草才生不久,嫩得可怜.那色,是黄绿色.那藤,一掐就断.此时,已是三月,麦苗一片一片的,如一汪碧绿的水,风一吹,一波一波的麦苗一直延伸到天边.

    野菜 中药 麦苗 猪殃殃 波一波 小米 绿色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