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具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存在于子宫肌层,并伴随周围肌层细胞的代偿性肥大和增生的一种良性病变[1].子宫腺肌病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妇女,是子宫内膜移位的一种表现形式,约半数患者合并子宫肌瘤[2].子宫腺肌病对女性的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的大,不仅可导致妇女月经量增多、继发痛经进行性加剧外,还可导致不孕[3].现回顾性分析我院59例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治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子宫腺肌病 (adenomyosis)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达一个高倍视野以上.以往认为它是内在性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EM),现在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一、衰老的概念和本质衰老可以定义为生物系统的退行性过程,机体退行性改变的不可逆性积累和对疾病的脆弱性增加,最终导致死亡[1].Strehler[2]提出了衰老的4个特点,即普遍性、渐进性、内在性和有害性.
子宫腺肌病又称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病变[1~2].选择有效的护理方式对于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均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我院子宫腺肌病患者临床护理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子宫腺肌病患者61例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临床症状: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经期血流量大,经期延长.本研究均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与本次调查,依据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1例.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其好发于30-50岁的经产妇,其发病率约为20-30%,约有5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肌瘤,约有15-40%的患者可同时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2].既往曾称该病为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而将非子宫肌层的内膜异位症称为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3].子宫腺肌病常会伴发痛经、月经增多、不孕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故需进行积极治疗.现回顾性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后经病理学证实的子宫腺肌病59例,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汇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