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脱垂是指直肠一层或多层下移,翻出或不翻出肛门之外的一种疾病,因直肠壁卷入的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Ⅱ、Ⅲ度直肠脱垂其长期较大程度的分离,可引起肠粘膜增生肥厚和直肠肌层不同程度的分离,同时直肠脱出长期刺激可致肛门括约肌不同程度的松弛.过去采用单纯注射法疗效不理想,笔者采用不同浓度消痔灵液行直肠周围柱状注射、直肠粘膜下散状注射和肛门紧缩术(简称三固术),治疗直肠脱垂32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995-2001年我们共收治因直肠前突而引起的顽固性便秘116例,经在病变处行硬化剂柱状注射加固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2009年10月我科在治疗1例直肠黏膜内脱垂导致的出口梗阻型便秘时,由于注射药物过于集中在同一平面,术后未及时有效的扩肛而导致直肠狭窄,现报告如下.患者女,46岁.便秘史13年,平时4~6d排便1次,排便时肛门口有明显阻塞感,排便费力,便后有明显残便感.指诊直肠黏膜堆积感明显,直肠排粪造影示肠黏膜呈漏斗状.治疗方法:清洁灌肠后常规消毒,局麻,在喇叭型肛门镜下用1:1消痔灵注射液在直肠3,7,11点位呈柱状注射于脱垂黏膜下,总量约57ml.术后静脉滴注抗生素5d,每只1次.术后第3天开始患者每日排便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