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妊娠时胎盘应附着于子宫的前壁、后壁或侧壁。前置胎盘指的是妊娠28周以后,胎盘附着在子宫的下段,其下缘部分达到或者完全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1]。妊娠晚期出血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是前置胎盘,在妊娠晚期,子宫下段部分逐渐地延展,从而牵拉宫颈内口,宫颈管逐渐缩短,宫颈口扩张,然而附着于子宫下段的胎盘前置部分不能相应伸展,导致其与子宫附着处分离,引起血窦破裂出血。故前置胎盘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在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出现反复的无痛性、无诱因的阴道流血,偶尔也会发生于20周左右。阴道流血出现时间早晚、出血量的多少以及反复发作的次数与前置胎盘的类型有关。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前壁时,听诊子宫下段可闻及胎盘的血管杂音,可有贫血貌,胎先露高浮,胎位异常,胎心可以正常,也可能会因为孕妇失血过多致胎儿窘迫、胎心异常甚至胎死宫内等。然而目前对于前置胎盘的病因文献报道的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尚不是很充分。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引起前置胎盘妊娠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前置胎盘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 ,PPROM )是指妊娠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发生破裂,发生率为2.0%~3.5%。PPROM 是妊娠中晚期威胁母婴健康常见并发症之一,易导致脐带脱垂、难产、早产、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等,其中早产合并PPROM 占30%[1]。为降低 PPROM 的发生率,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PPROM 患者210例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其不良妊娠结局已越来越引起产科医师的广泛重视.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未针对不同病程ICP患者和健康孕妇所生新生儿的身长、体质量、胎儿窘迫、羊水粪染及Apgar评分作大样本的研究.为了探讨ICP对胎儿生长的影响,对我院328例ICP患者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脐带绕颈指脐带环绕胎儿身体,通常以脐绕颈最常见,占分娩总数的13%~25%.缠绕紧者可影响脐带血流,出现变异减速,严重者可致胎儿窘迫甚至死亡[1].
胎儿窘迫是产科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对以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判断诊断符合率提供参考.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 GDM )是指妊娠前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GDM 对母儿的影响主要见于孕期漏诊或确诊的糖尿病者,由于孕期血糖得不到满意控制而导致围生儿死亡率及发病率较高[1-3]。妊娠期糖尿病易造成巨大儿、胎儿窘迫、胎儿畸形、胎死宫内,新生儿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等,我国估计发生率为1%~5%左右,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4]。我科2012年1月至7月诊治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者,称胎儿窘迫.发生率为2.7%~38.5%.分为两种:急性胎儿窘迫多发生在分娩期;慢性胎儿窘迫常发生在妊娠晚期.慢性胎儿窘迫在临产后往往表现为急性胎儿窘迫.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100例胎儿窘迫病例,孕妇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36岁,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30例.孕妇伴有妊娠期糖尿病3例,羊水偏少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11例.经阴道分娩22例,剖宫产78例.
目的 探讨胎心监护仪监测、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分娩产妇2315例,选择胎心监护仪进给予产前、产后监测,监测时间20min,针对重症产妇,给予连续监测.NST小于7分者,即可诊断为胎儿宫内缺氧.结果 2315例产妇中.526例产妇存在胎儿窘迫,采用传统听诊器,其漏绽率16.3%.胎儿窘迫主要因过期妊娠、脐带绕颈、脐带受压、妊高症.若产妇出现慢性胎儿窘迫,胎儿极易发生窒息、死亡,许多胎儿窘迫的产妇,通过合理处理后,能安全娩出胎儿.结论针对分娩产妇,给予胎儿监护议监测,能有效、准确诊断胎儿窘迫的种类及原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胎儿电子监护在分娩第二产程连续监护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检出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第二产程连续胎儿电子监护提高了产科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下降,提高了新生儿Apgar评分.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检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及脐动脉(Umbilical Artery,UA)的血流对预测胎儿窘迫的意义.方法 选取妊娠37~42周孕妇9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妊娠组51例,高危妊娠组42例,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MCA及UA的收缩期最大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Vmax)、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min)、最大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diastolic ratio,S/D)、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e index,PI),比较两者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高危组UA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组(P<0.01),MCA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组(P<0.01);比值显示正常组PIMCA/PIUA、RIMCA/RIUA均>1(P<0.01),高危组中胎儿窘迫者PIMCA/PIUA、RIMCA/RIUA均<1(P<0.01).结论 联合检测胎儿MCA及UA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检测单一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预测胎儿窘迫.
目的:进一步研究胎儿窘迫诊断中,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诊断意义.方法:集了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胎心监护异常的120例孕妇以及同时期胎心监护正常的1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结果: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中导致胎儿窘迫的多种危险因素显著增加,发生危险因素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窘迫诊断中,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胎心监护异常具有非常高的敏感性.但因假阳性高、假阴性率低,还需要综合多方面检测,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目的:探讨护理措施与评估对胎儿窘迫早期监测诊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疾病病因的检查与诊断,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与评估,做到早期发现与治疗.结果经过系统护理评估与治疗措施,对患者的诊断率及治愈率均达100%.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与评估可对胎儿窘迫进行早期监测及治疗,收到明显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最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神经发育异常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十几年的产科临床经历,本文以90 例新生儿窒息为例,从产科角度分析新生儿窒息原因,探寻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认为做好产前保健和防治并发症,加强胎心监护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目的:探讨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在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抽样88例,将这88例产妇随机分成2组,每组44例,分别命名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44例产妇行阴道助产术,对观察组的44例产妇进行剖宫产手术;观察两种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对对照组44例产妇进行阴道助产术进行分娩,轻度窒息20例,重度窒息22例,死产2例.对观察组44例产妇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轻度窒息28例,重度窒息15例,死产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胎儿的死产例数明显的低于对照组.2组围产儿手术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剖宫产手术与阴道助产术相比,剖宫产手术具有更好的临床结果,因而在进行足月胎儿窘迫的手术中,应首选剖宫产手术,剖宫产手术在足月妊娠胎儿窘迫中应用值得临床推广.
目的:探讨胎心监护异常与胎儿宫内窘迫及决定分娩方式的选择.为降低国产儿死亡率,提高人口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20011年1 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因胎心监护异常诊断为胎儿宫内窘迫而进行剖宫产术的109例进行分析.结果:109例中羊水粪染(Ⅰ-Ⅲ度)59例,羊水过少37例,新生儿窒息51例,常见病因为脐带异常、胎膜早破、过期妊娠,子痫前期等.结论:加强国产期保健,正确应用电子胎心监护、综合考虑胎儿宫内情况,并采取适当的分娩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60例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病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对照组(30例,采纳阴道助产术)、研究组(30例,采纳剖宫产术),比较胎儿窒息情况.结果:研究组正常率显著较对照组高,研究组轻度窒息率与重度窒息率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采用剖宫产术,可有效降低胎儿窒息率,改善新生儿结局,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目的:对产时诊断胎儿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即刻检查脐动脉血PH值,新生儿末梢血血氧饱和度,明确新生儿缺氧及酸中毒情况.方法:大庆市人民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足月妊娠产妇147例分成两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有69例,pH值在7.0~7.2有22例,pH值≤7.0有5例.对照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7.2有46例,pH值在7.0~7.2有4例,pH值≤7.0有1例.两组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生后即刻检测新生儿脐带血酸碱度、末梢血血氧饱和度,胎儿窘迫组与正常对照组有差异,对产时诊断胎儿窘迫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行脐带血PH检查及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检测.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窘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随有胎儿窘迫分为Ⅰ组和Ⅱ组.结果 治疗后,Ⅰ组产妇Apgar得分≤7分例数明显高于Ⅱ组(P <0.05);Apgar得分≥7分例数明显低于Ⅱ组(P<0.05).Ⅰ组S与D的比值(3.31±0.56)、PI值(0.67±0.11)和PI值(1.07±0.19)与Ⅱ组S与D的比值(2.45 ±0.23)、PI值(0.52 +0.04)和RI值(0.82±0.09)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了解胎儿在母体腹中的缺氧情况,有利于新生儿的预后工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研究与探讨.
产科分娩所导致的疼痛不仅给产妇带来巨大的肉体痛苦,而且因疼痛所致的应激反应,焦虑不安,恐惧,烦躁等不良刺激均会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使宫缩抑制,子宫血管收缩,最终导致产程延长,酸碱平衡失调,子宫血流量下降,胎儿窘迫等不良后果.
目的 分析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测定和胎心监护在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120例确诊为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120例待产孕妇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超收集胎儿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以及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流速的比值(S/D)等指标数据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对胎儿进行胎心监护.结果 观察组胎儿的大脑中动脉的RI、PI及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导管(DV)分流率则高于对照组胎儿.观察组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水平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给予孕妇胎儿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标观察联合胎心监护,能够及时对胎儿宫内窘迫进行诊断,有利于提高胎儿的生命质量.
目的: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的情况下,采用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手术进行应对,对两者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7年至2018年一年时间,本院接收的足月妊娠产妇中,选取120名符合样本标准的产妇作为样本,并将样本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剖宫产手术,实验组采用阴道助产术,即产钳助产,对两组不同手术方式的具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的Appar评分与对比组没有明显差别(P>0.05),阴道助产术(产钳助产)对产妇的伤害比剖宫产术小,手术的费用也比剖宫产术低,两者存在较大差异(P<0.05).讨论:阴道助产术在改善胎儿窘迫状况方面和剖宫产手术效果没有很大差别(P>0.05),但是,产钳助产的花费较低,对产妇的伤害较小,可以在临产胎儿窘迫中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
目的:对44例胎儿窘迫病例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提高围产儿健康质量.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以胎儿窘迫诊断收住入院的44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胎儿窘迫的症状,脐带因素约占31.8%,所有情况下,脐带因素是胎儿窘迫的主要原因.44例收住入院的胎儿窘迫孕妇,有14例经吸氧、左侧卧位等处理后好转,终止妊娠后未发现任何异常,余30例终止妊娠后发现为脐带因素的有14例,羊水因素有10例,妊娠并发症4例,胎儿病变(畸形)1例,早产:1例.结论:根据孕期监护及分娩过程中监护,能够及时发现和积极处理胎儿窘迫,尽可能尽早终止妊娠,防止发生新生儿窒息等.但由于现行医患关系紧张及医生怕引起医疗纠纷,放宽胎儿窘迫诊断,以至于胎儿窘迫的入出院诊断有很大差异.
目的:探讨活跃早期人工破膜联合胎心监护临床研究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45例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因素.结果 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中脐带因素占33.33%,羊水因素占24.44%,胎盘因素占20.00%,母体因素占11.11%,产力因素占,6.67%,胎儿因素占2.22%,原因不明占2.22%.结论 活跃早期人工破膜联合胎心监护临床研究中发生胎儿窘迫受多种因素影响,及时发现处理可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高新生儿预后,对降低围生儿死亡,提高围生期质量有重大意义.
目的:研究分析胎心监护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胎心监护异常孕妇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胎心监护正常孕妇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粪染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胎心监护,能够及时发现诊断胎儿窘迫,能够降低新生儿不良现象的发生率,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新生儿预后,提高新生儿安全保障.
目的:阴道助产术和剖宫产术对足月妊娠胎儿窘迫分娩结局和并发症发生率的临床影响作用分析.方法:在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并出现胎儿窘迫中随机选取100例,依照入院时间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阴道助产术及剖宫产术处理,对比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褥感染、缺氧性脑病、头部损伤发生率显著偏低,同时产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足月妊娠合并胎儿窘迫产妇处理中,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术相比,能够显著改善胎儿窒息情况,但是会提升产妇产后出血风险,因此在产妇处理中必须要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以能够确保产妇及围生儿安全.
目的:近几年,我国剖宫产率上升较快,本文对形成剖宫产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降低剖宫产率.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下半年450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和分析,对剖宫产的原因及占比进行详细列示.结果:疤痕子宫和头盆不称是实施剖宫产的主要原因,而社会因素造成剖宫产的比率也在以极快的速度攀升,主要社会因素就是二胎开放,造成了大量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另外还有部分产妇及家属对剖宫产缺乏客观准确的认识,因而拒绝自然分娩.结论:提高产妇和产科医生双方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自然分娩益处的宣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孕期的各项指标的检查和关注,合理掌握手术指征有效减少社会因素导致剖宫产,降低剖宫产率.
目的:研究说明胎儿出现窘迫的原因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最近一段时间收治120例胎儿窘迫患者,将120例的患者随机编号分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60例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式,实验组60例患者除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外,再根据胎儿的情况进行护理,采用的护理方式有吸氧护理、药物护理等,分析两组胎儿窒息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通过对参照组与实验组的数据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明显,胎儿窘迫发生率参照组为41.7%,实验组为8.3%,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造成胎儿出现窘迫的因素有很多,像胎盘、羊水、胎儿等因素,针对胎儿出现窘迫的情况,应对孕妇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并应用高效的护理方式,避免胎儿出现窘迫现象,造成胎儿窒息,威胁胎儿的生命安全.
目的:对胎儿窘迫的具体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利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我院2016至2018年收治的患者中,选取84例符合样本要求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样本资料、护理方式、观察方式等具体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取干预护理措施后,产妇和胎儿的情况较好,胎儿窘迫症状有效缓解,没有发生母婴病死的情况.结论:对胎儿窘迫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胎儿窘迫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这样可以提高产妇和胎儿的生存几率.
目的 分析糖尿病伴妊娠采用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并观察其对胎儿窘迫造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服务.比较两组妊娠结局情况、产妇并发症以及胎儿窘迫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羊水过多、早产、妊娠高血压、羊水粪染Ⅱ~Ⅲ度、宫缩间隙胎心率160~200次/min、胎动<3次/h及胎儿窘迫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伴妊娠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胎儿窘迫的出现,改善围生期结局.
目的 分析阴道助产术对足月妊娠临产后胎儿窘迫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来我院分娩的足月妊娠临产后发生胎儿窘迫的产妇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实施阴道助产术,对照组实施剖宫产结束分娩,对两组胎儿发生窘迫的原因、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胎儿发生窘迫的影响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94.9%)与对照组产妇(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5.4%与2.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4,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4.816,P<0.05),但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则无明显差异(χ2=0.214,P>0.05).结论 对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进行处理时,需根据母体及胎儿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助产术,而临床医师对阴道助产术操作规程的熟练掌握与实施可有效降低母婴发病率与围产胎儿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