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愈性伤口】相关文献(48)
  • 胫腓骨骨折术后伤口并发症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探讨影响胫腓骨骨折难愈性伤口愈合的因素和防治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切口难愈合的24 例患者进行潜在因素的分析.结果 所有24 例患者伤口都愈合,15~32d 为愈合时间,平均21d.若患者吸烟,则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27d.不吸烟患者较吸烟者更快,感染率更低.结论正确评估患者应在护理胫腓骨骨折术后难愈性伤口时进行,随后护理措施的选择应合适,必要时进行支持治疗,及时进行抗生素治疗及相应的伤口分泌物细菌培植观察,促进患者伤口的早日愈合.

    胫腓骨骨折 难愈性伤口 影响因素 护理
  • 骨胶治疗伤口久不愈合10例临床报道

    伤口久不愈合是外科术后的常见症状,许多术后感染形成难愈性伤口,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我科从一名老中医处得到民间验方,应用骨胶治疗伤口久不愈合,自2008年至2011年,治疗1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骨胶 治疗 难愈性伤口 不愈合 现报道如下 心理负担 外科术后 术后感染 名老中医 民间验方 疗效满意 常见症状 痛苦 患者
  • 湿性愈合理论在引流管固定贴设计中的应用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5年18期

    湿性愈合技术是通过使用湿性敷料,使伤口创面形成湿性环境,加速皮肤细胞游走,促进伤口愈合的方法。此理念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包括手术切口、烧伤、压疮、感染性伤口以及慢性难愈性伤口等各种伤口的护理中。其特点为:防止痂皮形成,不粘连新生成的肉芽组织,更换无痛;有利于纤维蛋白及坏死组织的溶解,减少更换次数;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缓解创面疼痛,减少瘢痕形成等。外科术后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引流管,如腹腔引流管、肾造瘘管、T 管等,引流管的固定至关重要,常用的洞贴及引流管固定贴作用单一,吸收渗液量有限,对创面无保护作用,无法判断渗出量。本人结合湿性愈合理论设计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贴,既能固定引流管,又能对渗液或渗血量进行评估,还具有抗感染、止血等作用,具体介绍如下。

    湿性愈合 理论设计 腹腔引流管 难愈性伤口 伤口创面 感染性伤口 血管生成 外科术后 手术切口 湿性敷料 生长因子 渗液 肾造瘘管 伤口愈合 肉芽组织 皮肤细胞 坏死组织 低氧环境 保护作用 瘢痕形成
  • 一例男性外阴Paget病患者术后伤口的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CSTPCD 2015年13期

    外阴Paget病(vulval Paget disease,VPD)是一种有特征的上皮内癌,是乳房外Paget病的一种,由于发生率低、临床较为罕见,其相关文献报道较少[1].目前手术治疗加术中切缘控制是乳房外Paget病主流的治疗方法,且首次手术以外阴广泛切除最多[2].湿性愈合理论是指在伤口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湿性敷料换药,促进伤口愈合.据报道,在湿性环境中伤口愈合速度是干性环境下的两倍[3],并且具有保持创面湿润、有利于坏死组织溶解和肉芽生长、防止干痂形成和新生肉芽组织机械性损伤、减轻疼痛等优点.

    男性 外阴湿疹样癌 难愈性伤口 护理
  • 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通过运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通过运用 VSD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平均分给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方法治疗,如清洁创口、消毒、换药处理等,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VSD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愈合12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3例,而对照组愈合3例,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8.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VSD的方法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优于其他常规的方法,缩短了治疗的时间,建议广泛使用。

    手足外科 难愈性伤口 VSD治疗
  • 简易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伤口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简易封闭负压疗法在难愈性伤口中的疗效.方法 对18例难愈性伤口清创后,应用中心负压、胃管、3M手术贴膜、藻酸盐敷料、优拓敷料等制成的简易封闭负压引流装置,进行持续封闭负压引流处理.待伤口肉芽好转后予皮瓣转移或刃厚皮片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18例患者经封闭负压引流治疗7~40 d后,创面肉芽生长良好,皮瓣及植皮均成活,创面完全闭合,伤口愈合良好.治疗期间4人次患者曾出现引流管堵塞现象.结论 简易封闭负压疗法有助于清创,能有效控制渗液及感染,可明显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及降低医疗成本.

    引流术 难愈性伤口 创面修复
  •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于难愈性伤口的护理体会

    目的 研究分析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在难愈性伤口应用的护理效果及体会.方法 68例难愈性伤口患者,运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观察记录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白细胞计数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护理后患者VAS评分(4.67±1.26)分和白细胞计数(7.3±0.8)×109/L均显著低于护理前(8.67±2.26)分、(12.6±2.4)×109/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统计,68例患者运用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均病情好转后出院,经随访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预后良好.结论 对有难愈性伤口的患者进行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并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护理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伤口愈合时间,控制局部感染,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负压创面治疗 难愈性伤口 应用效果 护理体会
  •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

    《中国医药导报》 CSTPCD 2010年15期

    目的: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是否通过促进伤口局部血液循环、持续负压引流减低炎症反应来促进慢性创面愈合.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江门医院收治的急、慢性创面的肿瘤患者26例为研究对象,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患者的伤口.结果:慢性创面的肿瘤患者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处理的伤口比传统换药处理的伤口愈合速度快.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技术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上急、慢性创面的患者,该技术能促进伤口局部血液循环、持续负压引流减低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 肿瘤患者 难愈性伤口
  • 常规 VSD 与改良 VSD 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中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常规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SD)与改良 VSD 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中的疗效。方法84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常规组,各4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 VSD 治疗,改良组患者采取改良 VSD 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92.9%优于常规组的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上皮化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治疗中,和常规VSD相比较,采用改良VSD治疗,并发症少,可提高治疗效果,上皮化时间短,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常规负压封闭吸引技术 手足 外科 难愈性伤口 改良负压封闭吸引技术
  • 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难愈性伤口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换药处理,观察组给予美宝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愈合质量、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复发率及创面感染率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均较对照组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愈合创面的颜色相较于对照组更接近于正常肤色,且创面愈合皮肤的张力及硬度相较于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复发率和创面感染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宝湿润烧伤膏对难愈性伤口的治疗效果确切,能有效的缩短创面肉眼组织出现及愈合时间、促进创面皮肤的恢复,减少复发及创面感染情况.

    美宝湿润烧伤膏 难愈性伤口 疗效 皮肤缺损
  • 1例肠造口及周围组织坏死术后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治疗与护理

    《护理实践与研究》 CSTPCD 2016年12期

    肠造口缺血坏死是造口术后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常发生于术后24~48 h内[1]。若外置肠管失去光泽,出现暗紫、变黑、分泌物恶臭说明血运障碍,有肠管坏死可能[2]。严重的造口坏死,如造口黏膜全部呈黑色者,需立即行造口重建手术[3]。2013年8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1例肠造口及周围组织坏死术后伤口裂开的患者,通过将造口护理技术与简易自制密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及植皮技术相结合,患者伤口愈合良好,现报道如下。

    肠造口 组织坏死 术后 难愈性伤口 护理技术 早期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 重建手术 血运障碍 伤口愈合 伤口裂开 缺血坏死 普通外科 患者 负压吸引 肠管 密闭式 分泌物 自制 植皮
  • 探讨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及护理

    目的探讨和分析难愈合性伤口的处理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46例难愈合性伤口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23例;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全身和局部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伤口愈合人数和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难愈合性创口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促进患者伤口的愈合,加速患者康复的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难愈性伤口 术后 护理
  • 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和常规VSD治疗普外科难愈性伤口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与常规VSD应用于普外科难治性伤口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64例难愈性伤口患者,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 VSD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伤口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在住院时间、伤口疼痛程度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68.7%,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难治性伤口患者,可采用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伤口愈合。

    复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常规VSD 难愈性伤口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新型敷料在难愈性伤口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全科护理》 2018年20期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新型敷料在难愈性伤口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难愈性伤口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敷料及换药方法及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VSD联合新型敷料治疗,比较两组伤口愈合率、伤口感染发生率、伤口溃疡发生率及满意率、伤口治愈时间、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换药时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发生率、伤口溃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溃疡愈合时间、新肉芽组织长出时间、伤口渗液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每天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换药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VSD联合新型敷料能有效预防伤口感染,减少病人换药次数,减轻病人换药时疼痛感,有利于伤口愈合,缩短病人治疗时间,提高病人治疗满意率.

    难愈性伤口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新型敷料 愈合 满意率
  • 应用改良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治疗难愈性伤口的疗效观察

    《护理研究》 CSTPCD 2011年11期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辅助闭合技术(VAC)治疗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方法]将60例难治性皮肤伤口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伤口用改良VAC治疗,对照组用传统VAC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伤口愈合率及伤口愈合时间.[结果]两组伤口愈合率及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VAC可提高难愈性伤口治愈率、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效果优于传统VAC方法.

    改良负压引流 难愈性伤口 护理
  • 负压封闭疗法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观察

    《护理研究》 CSTPCD 2013年26期

    负压封闭(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又称负压辅助闭合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治疗,尤其是难愈性伤口的治疗[1].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10%~25%病人发生糖尿病足溃疡并形成难愈创面[2],引发截肢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威胁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积极有效的糖尿病足溃疡治疗可以明显地降低截肢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提高病人生存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VAC治疗对糖尿病足溃疡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负压封闭 封闭疗法 糖尿病足 足溃疡 Diabetic Foot 外科治疗 生存质量 病人 难愈性伤口 危及生命 生活质量 身心健康 难愈创面 溃疡治疗 截肢率 并发症 应用 家庭 技术 辅助
  • 新型敷料在骨科难愈性伤口中的应用体会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CSTPCD 2016年17期

    目的:总结新型敷料在骨科难愈性伤口治疗中的使用体会。方法伤口护理小组利用新型敷料对7例骨科难愈性伤口进行换药及护理。结果7例伤口患者有5例痊愈出院;1例肉芽生长良好,联合皮瓣转移手术后痊愈。1例伤口愈合率达90%后自行出院换药,跟踪随访22 d后痊愈。结论对伤口进行正确评估,合理选择新型敷料,做好抗感染治疗及伤口周围皮肤保护可有效促进骨折后难愈性伤口的愈合。

    新型敷料 骨科 难愈性伤口 体会
  •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于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于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难愈性伤口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接受负压创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愈合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2.0±3.0)d,住院费用(25123.2±5710)元;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16.8±3.9)d,住院费用(2987.2±6510)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于难愈性伤口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负压创面技术 难愈性伤口 临床疗效
  • 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护理体会

    《国际护理学杂志》 CSTPCD 2013年7期

    目的 探讨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压疮的护理研究.方法 对本院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VAC治疗的同时采用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保持有效负压、保证创面不受压、全程跟踪创面变化及营养支持等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Ⅲ期压疮创面清洁的时间为(15.4±4.5)d,Ⅳ期为(32.6±6.1)d;治疗期间无任何不良反应.而对照组Ⅲ期压疮面清洁时间为(21.5±5.6)d,Ⅳ期为(41.6±7.8)d,治疗期间发生再次感染的有3例,患者的换药次数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者,观察组患者的优质护理,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减轻病人的痛苦、降低慢性难愈性伤口的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医疗费等优点.结论 在使用自行研发的封闭式负压引流装置治疗Ⅲ、Ⅳ期压疮配合优质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封闭式负压引流 难愈性伤口 优质护理
  • 负压疗法治疗难愈性伤口研究进展

    《中国老年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10期

    难愈性伤口是指在期望时间内,创伤部位经一系列治疗后无法正常愈合,甚至演变为慢性溃疡、切口多重耐药菌感染及皮下脂肪液化等情况的一类创面〔1〕,临床一般认为6~8w未愈合的创面即可称为难愈合伤口〔2〕,如糖尿病足、顽固性溃疡、术后感染切口等.201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3〕指出,美国有2580万人患有糖尿病,其中糖尿病足的发生率高达25%;欧美各国压力性溃疡患病率为 9. 2% ~23. 1% 〔4〕,我国在2011年对12所医院进行了多中心联合调研,压力性溃疡患率为1. 58% 〔5〕. 据统计〔6〕,美国每年在治疗难愈性伤口方面的费用大约为1589亿元人民币(250亿美元). 针对这一难题,目前已采用各种类型的先进敷料(水凝胶、藻酸盐等)及方法(电磁疗法、高压氧疗法等)进行治疗,其疗效有限,仍有很多患者的伤口持续数月至数年不愈. 负压疗法( NPWT)为难愈性伤口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本文结合国内外最新的NPWT的研究进展,针对其作用机制、应用现状及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

    负压疗法 难愈性伤口
  • 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STPCD AJ CA 2014年7期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疗效,为临床联合运用提供依据.方法:86例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VSD联合金因肽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上皮化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伤口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上皮化时间、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换药次数、伤口疼痛评分、住院费用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疗效确切,能更好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加速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VSD 金因肽 手足外科 难愈性伤口
  •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在骨科应用的护理

    持续封闭负压(vacuum-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新型的引流技术,就是利用VSD敷料(国内俗称人工皮[1])填补创面形成封闭状态的引流,尤其适用于各类传统外科方法无效的慢性难愈性伤口及不能立即施行确定性外科创面关闭,如皮瓣移植等的伤口[2].为后期手术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我科2009年11月以来收治下肢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应用VSD治疗的患者16例,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封闭负压 引流治疗 骨科应用 现报道如下 软组织损伤 难愈性伤口 VSD 引流技术 下肢骨折 外科方法 手术治疗 皮瓣移植 封闭状态 创面 人工皮 确定性 类传统 条件 俗称 慢性
  • 古康创伤膏治疗术后感染65例临床疗效观察

    古康创伤膏是在郭氏祖传秘方基础上采用19种名贵中草药精心加工炮制而成,具有解毒消肿、散瘀软坚、祛腐排脓、生肌长肉、消炎止痛、收敛止血等作用.术后感染是外科的常见病,使许多伤口成为难愈性的伤口,我院普外科自1997年以来,对65例患者应用古康创伤膏治疗术后感染,疗效达99.9%以上,特别是对混和感染的难愈性伤口疗效更佳,现报道如下.

    古康创伤膏 难愈性伤口 瘘道 术后感染
  • 自制负压密闭式引流技术在Mils术后难愈性伤口中的应用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STPCD 2016年12期

    难愈性伤口是指创伤部位在治疗后无法正常愈合,进而引发溃疡、感染及皮下脂肪液化等病症[1-2].对于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是手术方式之一.Miles术后骶尾部的伤口因空腔较大,靠近会阴,伤口较易受污染,愈合过程中往往反复感染[3-4],导致患者住院周期延长,增加经济费用,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

    负压密闭式引流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 难愈性伤口
  • 难愈伤口治疗的新方法-德湿威交互式湿润治疗

    《江苏医药》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04年2期

    Winter研究表明,湿润环境能促使创面再上皮化能力提高.保湿敷料已被证实为加速愈合和促进组织生长的理想敷料[1].对于难愈性伤口(溃疡、褥疮以及糖尿病坏疽等)的治疗,出现了众多油膏制剂、糊剂以及水凝胶制剂等湿润性治疗方法.德湿威伤口湿疗敷料具有新的伤口治疗理念:交互式湿润治疗.我院2001年11月~2002年4月应用德湿敷料治疗27例住院病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难愈伤口 治疗的新方法 交互式 湿润环境 保湿敷料 现报告如下 难愈性伤口 治疗理念 治疗方法 凝胶制剂 再上皮化 能力提高 糖尿病 湿润性 组织 住院 愈合 油膏 应用 褥疮
  • 人文情志护理在难愈性伤口中的效果观察

    《现代医学》 CSTPCD 2016年8期

    目的:探讨人文情志护理在难愈性伤口中的效果.方法:将25例难愈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例)和对照组(12例),观察组予生肌膏换药结合人文情志护理,对照组予单纯生肌膏换药,比较两组伤口愈合率及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口愈合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人文情志护理配合生肌膏中药换药可提高难愈性伤口治疗效果,加快伤口愈合,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难愈性伤口 中药换药 人文情志护理
  • 两种不同方案治疗上肢难愈性伤口的疗效分析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 2015年15期

    目的 探讨常规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及改良VSD联合金因肽治疗上肢难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病例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VSD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常规VSD的基础予以改良,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伤口上皮化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愈合率、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引流液细菌培育阳性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及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改良VSD联合金因肽治疗治疗方案,能够更为有效地缓解治疗时出现的堵塞情况,比常规VSD治疗方案更加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常规VSD 改良VSD 上肢 难愈性伤口
  • 贝复新在门诊难愈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

    换药又称交换敷料,是外科基本的技术,包括伤口检查,拆除缝线,更换除去引流物,扩大伤口等[1].通过换药,可以使药物直达病位,起到清热解毒、提脓祛腐、生肌收口、镇痛止痒等作用.慢性难愈性伤口是指一类与创伤部位和宿主有关的创面在预期的时间内不能正常愈合[2].常见于外伤性溃疡、放射性溃疡[3]、感染性伤口、坏死性伤口以及慢性营养不良和糖尿病人等.贝复新(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外用凝胶)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创面愈合,为创面愈合提供了最佳环境,减少换药次数.

    贝复新 难愈性伤口 换药 应用
  • 海藻酸盐敷料在伤口换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STPCD CA 2014年4期

    伤口修复受各类因素的影响,以伤口的局部换药为关键.目前创面的换药以棉质纱布为主,但因其表面粗糙、干燥,易损伤创面的新生肉芽组织,对创面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日益显示其局限性.随着对伤口愈合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各种新型敷料应运而生.海藻酸盐敷料具有高吸水性、高透氧性、易去除性、凝胶阻塞性、止血、减轻疼痛、抑菌、无刺激、无毒副作用,并使创面保持湿润环境,可促进创面愈合,在各类伤口护理中具有潜在价值.对国内外关于海藻酸盐敷料在难愈性伤口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海藻酸盐 敷料 换药 难愈性伤口
  • 龙血竭外敷治疗肿瘤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效果观察

    《护理学杂志》 CSTPCD 2010年4期

    目的 观察龙血竭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术后难愈合性伤口的效果.方法 将77例恶性肿瘤术后难愈合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组采用龙血竭胶囊药粉外敷.结果 观察组治疗3个疗程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龙血竭能改善伤口局部微循环障碍,提高恶性肿瘤术后难愈合伤口治愈率.

    肿瘤 手术后 难愈性伤口 龙血竭 伤口换药 护理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