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衣不下是指胎盘经较长时间不能娩出.笔者于2007年1-12月共治疗25例胞衣不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药物流产不全是妇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出血,超声检查可见宫腔内残留组织.刘春甫教授对于药物流产不全的治疗,经过多年临床摸索,总结出自己的一套诊治规律和验方,临证运用,多获良效.笔者在跟随刘春甫老师出诊期间,收集、整理了大量临床验案,通过认真研读、分析,总结了刘春甫老师的诊疗思路及用药经验,结合中医古籍,挖掘刘春甫治疗药流不全经验方,以便传承.现将刘春甫治疗药流不全的经验介绍如下.
随着剖宫产率和生育年龄的增长,胎盘植入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者甚至需要切除子宫,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使患者丧失了生育能力.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胎盘植入的保守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对于临床上很大一部分患者,我们可以采取中药保守治疗,这无疑给胎盘植入的育龄期妇女带来了福音.
通过训诂学方法与中医辨证,结合古今医家对该病的认识,认为胎盘植入属中医学“胞衣不下”“疲瘕”“息胞”等范畴,病位在胞宫胞脉,以脾虚为本,气虚血少与湿瘀互结为病机特点.治疗宜益气活血、湿瘀分消之法,拟方消息化瘕落胞汤治验.
目的 探讨长时间胎盘滞留的治疗方法.方法联合中药辨证施治、针灸治疗及人工剥离、清宫术、手术等方式,治疗长时间胎盘滞留80例.结果 80例患者均排出滞留胎盘,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胎盘滞留效果明显,具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
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怀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和川牛膝(甜牛膝)cyathula officinalis kuan的根.怀牛膝主要产于河南怀庆府(今焦作市),而川牛膝主要产于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味甘、苦、酸,性平,入肝、肾经,具有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火)下行之功效,临床用于瘀血阻滞之经闭、痛经、经行腹痛、胞衣不下及跌扑伤痛.
桂枝茯苓丸的来源:桂枝茯苓丸来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功效活血化瘀,缓消?块。主治妇女少腹素有癥块,按之痛,腹挛急,漏血不止,脉涩者,或妇女血瘀经闭,或经停腹痛,或难产,或胞衣不下,或死胎不下,或产后恶露不尽儿腹痛拒按者。张仲景认为:“妇人素有癥病,经断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也。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当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立此方即通阳活血,化瘀消癥。
傅山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妇产科疾病,每多效验.如治妊娠水肿,不用利水之法,而是用加减补中益气汤"补脾之血与肺之气",使气升水散,肿消胎安;治产后腹胀,主张"大补气血,以补中虚";治恶露不绝,"必用补中益气汤送三消丸,则元气不损,恶露可消";治胞衣不下,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桂枝茯苓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一书,本方由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药共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淤、缓消包块的功效,适用于妇女少腹宿有包块,按之腹痛挛急,或妇女月经困难、经停腹痛、难产、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
皂角刺是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Lam)的干燥棘刺,主要产于河南、江苏、湖北等地,全年均可采收,民间及临床应用历史悠久,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皂角刺能"治痈肿,妒乳,风疠恶疮,胞衣不下,杀虫",<本草崇原>记载,皂角刺能"定小儿惊风发搐,攻痘疮起发,化毒成浆"等.现代药理试验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抗凝血和抗肿瘤等作用.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扩大.现将皂角刺的现代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天花粉(Radix trichosanthis)是我国传统中药,采自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块根.其用药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肯定了天花粉具有治疗胞衣不下和通月水的功效.
将60例中孕要求引产病人分两组.治疗组在利凡诺引产的同时给予中药口服,对照组在利凡诺引产后不干预.观察中药治疗利凡诺引起的胞衣不下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治疗组胎儿娩出时间短,产后出血少,胎盘胎膜残留明显少于对照组.
胎盘植入是指子宫底蜕膜发育不良,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使部分血窦开放出血不易止住的异常胚胎种植。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等被认为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胎盘不能娩出属中医“胞衣不下”范畴。《庆宝方》说:“产科之难,临产莫重于催生,既产莫重于胞衣不下。”《胎产心法》曰:“有因气血虚弱,产母乏力,气不转运,不能传送而停搁不下。”《诸病源候论》云:“由产妇初时用力,此产儿出体已疲顿,不能更用气,产胞经停之间,外冷乘之,则血道否涩,故胞衣不出。”瘀阻血行脉外,瘀久化热,热迫血行;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瘀滞;产后多阴虚,阴虚化热,瘀热虚三者影响胞宫,使子宫复旧不良胞衣不下。
曾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产后胞衣不下证治:“胞衣不下因初产……急服夺命没竭散”,试用于女子子宫内膜异位症。夺命散(没药、血竭各等分),每于辨证论治处方中加用获得很好的疗效。 今日喜读《中华名中医治病囊秘·朱南荪卷》,朱老治疗“膜性痛经”认为:以其行经时腹痛,直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