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医药传统知识的保护成为热点话题,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讨对其的有效保护方法。但是,无论是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还是专利性的保护,摸清我国现存的中医药传统知识是进行保护的第一步。本项目立足山西,通过参与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科研专项工作,以山西地区所上报的传统中医药项目作为调查内容,从其项目数量和分布地区,传承代数,传承人年龄和项目类别4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山西地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特点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下一步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同时为建立山西地区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提供了依据。
目的 研究山西地区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 应用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采集此类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山西地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候可归纳为无证可辨型、肝郁脾虚型、肝胆湿热型、肝肾阴虚型及肝血瘀阻型五种证型.基因型以C型为优势基因型.基因C型患者中医证型以肝郁脾虚和肝胆湿热型为主.中医证型与肝炎病情关系密切.轻度主要见于无证可辨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胆湿热型,重度主要见于肝肾阴虚型和肝血瘀阻型.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中医证型间HB-VDNA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山西地区基因C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候特点与地域特征气候韵律关系密切,提示在临床指导慢性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用药时要根据不同地域季节气候特点及患者的体质状况,加以权衡变通.
目的:研究分析山西地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2年11月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33例患儿及369例健康小儿,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其分为病例组(533例)和对照组(369例).两组分别填写“山西地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发病因素调查问卷”(由患儿和健康小儿母亲完成).结果:所调查患儿中,男性98人,女性435人,男、女之比为1∶4.4;患儿髋关节脱位的侧别中,左侧>双侧>右侧;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臀位生产的小儿患病风险是头位生产小儿的6.484倍,95%可信区间为3.883~10.826;父母有遗传史的小儿患病风险是无遗传史小儿的4.115倍,95%可信区间为1.411 ~ 12.000;结论:山西地区DDH的发生受多因素影响,遗传因素不可控,因此应避免小儿在后天环境中接触到有关危险因素;患儿治疗年龄相对较晚,这与疾病相关知识未在农村得到广泛普及,人们对疾病认识不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