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消化专业临床以及教学工作多年,学验俱丰.朱建华主任治疗慢性胃炎,认为应从正邪两端入手,严格运用辨证分型,在经典方药的基础上灵活应变,有针对性的诊断治疗.笔者有幸随朱师侍诊2年余,自觉获益颇多,现将其诊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整理如下,与同道共飨.
朱建华教授是江苏省名老中医,幼承家学,随父国医大师朱良春研习中医,尽得其精髓.朱师为人淡薄名利,潜心中医临床数十年,深研经典,兼及各家,融汇中西,临床病证结合,每于平淡之中出新意,师古法而不泥古方,鉴今而不离中医之旨,理法方药自成一家.于孟河一派理、法、方、药多有发挥创新.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有独到经验,本人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朱师治疗慢性结肠炎经验作简要总结,一鳞半爪与同仁共参.
江苏省名老中医朱建华教授幼承家学,随父国医大师朱良春研习中医,尽得其精髓.临床病证结合,每于平淡之中出新意,师古法而不泥古方,鉴今而不离中医之旨,理法方药自成一家[1].于孟河一派理、法、方、药多有发挥创新.对风湿痹痛的治疗有独到经验,本人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朱师治疗风湿痹痛经验作简要总结,一鳞半爪与同仁共参.
介绍朱建华教授辨治灼口综合征经验,认为本病病因以肾之阴阳失调为本,治疗当以燮理阴阳、和络护膜为基本原则,并自创验方灼口饮.此外,还提倡患者配合心理调摄、饮食调养及适度运动,对增进与巩固疗效意义重大.
朱建华,女,56岁,主任医师,1978年毕业后一直工作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1982年至今一直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1998年任硕士生导师,在著名中医专家董建华教授和田德禄教授指导下从事中医内科消化专业临床以及教学工作多年,曾承担科研课题5项,其中局级课题3项,三校联合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获奖4项,校级三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运用中西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胆囊炎,胆石证、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等消化系统疾病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主要课题及论文有(<愈溃灵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及抗复发的临床于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于实验研究>、<中医药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病35例分析>、<运用董建华"通降法"的临床体会>、<小柴胡汤的临床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体会>、<浅谈肝硬化腹水消退后的治疗和调护>等,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8篇,省级杂志发表6篇,独著<脾胃病中医诊疗>一书,并担任5部著作编委.
舌诊是中医望诊重要内容之一,不同医者临证体悟不同.江苏省名中医朱建华教授,从医四十余载,临证殊重舌象,长于紧扣舌象,察辨病机,多能辨中肯綮,应手瘥疾.胆囊炎治以清利肝胆是世医辨治胆病之常法,本文围绕朱师"以舌辨胆,鉴舌治胆"之临证思路,选取"寒湿内阻"及"气滞瘀血为主合并湿热"胆病验案两则,旨在从"借鉴舌象"切入,促进中医辨证具体化,为打破固囿,提高胆病中医辨治疗效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