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了解麻疹实验室的监测状况和分析其监测结果.方法 对2004-2005年从长沙市各地收集到的187份疑似麻疹病例的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M体;并结合其个案调查资料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疹发病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的发生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4~6月;70.1%的实验室确诊病例<15岁;68.8%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1.9%的实验室确诊病例未表现出咳嗽、卡他性鼻炎、结膜充血这3种症状的其中之一.结论 加强麻疹实验室网络建设,提高麻疹实验室监测质量,同时应根据现实条件对预测的麻疹高危地区进行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有效降低麻疹发病率.
目的 分析2011—2016年湖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实验室确诊病例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控乙脑提供依据.方法 对乙脑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进行乙脑IgM抗体检测,乙脑实验室确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湖北省2011—2016年报告乙脑疑似病例117例,开展实验室检测75例,实验室确诊乙脑45例.实验室确诊病例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14岁,占总数的60.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7~8月,占总数的82.2%.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和学生略多,地区分布以鄂西北偏多.确诊病例疫苗接种史以不详为主,占总数的60.0%.结论 湖北省乙脑发病呈现历史较低水平,流行具有严格的季节性和年龄特征,呈高度散发.应当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地区乙脑监测,同时实验室检测率低,误诊率高,应当加强乙脑实验室检测,提高医务人员乙脑诊疗水平.
目的 探讨实验室确诊病毒性脑炎的流行特征及经济负担,为做好监测、防控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5年,天津市哨点医院就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清和/或脑脊液样本,采用RT PCR和/或ELISA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对实验室确诊的病毒性脑炎开展经济负担调查.结果 2015年,天津市实验室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者44例,其中肠道病毒阳性23例(52.27%),单纯疱疹病毒阳性12例(27.27%),腮腺炎病毒阳性7例(15.91%),巨细胞病毒阳性2例(4.55%).<10岁患者最多,19例(43.18%),20~岁组14例(31.82%).学生患者数最多13例(29.55%),其中单纯疱疹病毒阳性5例(38.46%),腮腺炎病毒阳性4例(30.77%).全年均有发病,5~9月监测32例,占全年的72.73%.不同年龄组人群中住院时间(F=6.25,P=0.001 5);住院费用(F=4.03,P=0.013 9)和间接费用(F=2.91,P=0.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津市病毒性脑炎主要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其次是单独疱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病毒性脑炎造成的经济负担较重,应加强病毒性脑炎的监测,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15年手足口病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肠道病毒检测及EV 71、Cox A16特异性核酸检测.结果 全年共检测粪便标本1 308份、咽拭子标本5 131份、疱疹液137份,粪便标本检测阳性率最高.2015年实验室确诊手足口病病例2 880例,其中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的构成比分别为21.0%、20.7%和58.3%.EV 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均为男性病例多于女性.三者病例均以1~3岁组为主.4~6月为发病顶峰,Cox A16比EV 71和其他肠道病毒发病峰提前一个月.结论 2015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病原主要由其他肠道病毒引起,发病具有明显季节、人群特征.应做好重点人群、重点时段监测,同时进一步加强其他肠道病毒病原深入研究.
目的 对渭南市2015-2016年风疹疑似病例实验室确诊结果进行分析,为加强本地区风疹监测和防治提供支持.方法 渭南市麻疹网络实验室2015-2016年共收到613例风疹疑似病例.利用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风疹疑似病例进行确诊,采用SPSS对确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室确诊率为45.68%(280/613);不同月份(x2=67.881,P<0.001)、县区(x2=89.801,P<0.001)、性别(x2=4.047,P=0.044)、年龄(x2=104.610,P<0.001)实验室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3月(66.88%)、富平县(63.78%)、男性(49.04%)、15~19岁(64.88%)确诊率最高.结论 应采取提高实验室确诊率、加强目标人群宣传教育和青少年儿童强化免疫接种等综合性措施加强本地区风疹的监测和防治.
目的 对渭南市613份风疹疑似样本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提高渭南市风疹检测工作水平提供支持.方法 利用ELISA检测血清样本中的风疹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抗体,采用RT-PCR检测咽拭子样本中的风疹病毒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13份血清样本的ELISA阳性率为33.28%(204/613),613份咽拭子样本的RT-PCR阳性率为23.98%(147/613).出疹2d以内采集的2种样本各有257份,出疹3d及以上采集的各有356份;2d以内采集的血清样本的ELISA检测阳性率低于3d及以上(x2=4.009,P=0.045),2d以内采集的咽拭子样本的RT-PCR检测阳性率高于3d及以上(x2=51.327,P<0.001).出疹2d以内采样RT-PCR阳性率高于ELISA(x2=6.313,P=0.015),出疹3d及以上采样ELISA阳性率高于RT-PCR(x2=61.127,P<0.001).结论 早期采样过少是造成ELISA阳性率高于RT-PCR的重要原因,ELISA更适于中后期诊断而RT-PCR更适于早期诊断,应加大早期采样以发挥RT-PCR在早期诊断上的优势从而提高检测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