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相关文献(30)
  • 远志皂苷元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北京中医药》 CSTPCD 2015年9期

    目的 观察远志皂苷元(TEN)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Shank-1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TEN低剂量组、TEN中剂量组、TEN高剂量组5组.同月龄C57BL/6J小鼠10只作为对照,分别给予多奈哌齐和不同剂量的TEN,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剂量的双蒸水.3个月后,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突触相关蛋白PSD-95和Shank-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PSD-95和Shank-1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SD-95和Shank-1蛋白表达降低;TEN各剂量组PSD-95和Shank-1阳性细胞数及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明显增加(P<0.01).结论 TEN能够增加APP/PS1双转基因小鼠PSD-95和Shank-1的表达,对突触的功能和可塑性具有改善作用.

    远志皂苷元 突触 突触相关蛋白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 补阳还五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11期

    目的:采用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通过两种行为学实验,观察补阳还五汤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方法:将60只APP/PS1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补阳还五汤高、中、低剂量组,以C57BL/6J作为空白组.给药30天后,开始进行行为学实验,包括新物体识别实验和避暗实验.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海马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补阳还五汤高、中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APP/PS1小鼠海马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表达,并且能明显改善APP/PS1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结论:补阳还五汤能够明显降低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小鼠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且明显改善其学习行为能力,可能能够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补阳还五汤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行为学 炎症因子
  •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2年12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ity protein-95,PSD-95)和骨架蛋白Sh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阳性对照组(10mg· kg-1·d-1)、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d-1),正常对照组为相同背景非转基因小鼠.灌胃3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行为学检测,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P<0.01或P<0.05).PSD-95和Shank1免疫组化,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较对照组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姜黄素干预组有所恢复.Western blot检测海马PSD-95的蛋白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海马PSD-95的蛋白表达条带均比对照组小鼠明显变细、颜色变浅(P<0.01);姜黄素干预组小鼠海马PSD-95的蛋白表达条带均明显增粗、颜色加深(P<0.05).结论:姜黄素增加APP/PSI双转基因小鼠突触相关蛋白shank1和PSD-95表达,改善APP/PS1双转基闵小鼠突触的结构和可塑性,提高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骨架蛋白Shank1
  •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AKT及p-AKT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3年19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丝/苏氨酸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又称PKB)和磷酸化的丝/苏氨酸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kinase,即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0 mg·kg-1·d-1)、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d-1),选取同月龄同背景的非转基因小鼠为对照组.连续灌胃3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中AKT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AKT和p-AKT阳性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P<0.01),与模型组相比,罗格列酮组与姜黄素高、中剂量组AKT和p-AKT阳性细胞均有明显恢复(P<0.05,P<0.01),其中姜黄素中剂量组p-AKT阳性细胞数增加最为显著(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姜黄素可以使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CA1区中减少的AKT和p-AKT细胞有所恢复,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节AKT及其磷酸化过程,从而进一步调节PI3 K/AKT途径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AD作用.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丝/苏氨酸激酶 磷酸化的丝/苏氨酸激酶
  •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PI3K及p-PI3K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3年9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和磷酸化磷酯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PI3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罗格列酮组(10 mg· kg-1·d-1)、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1·d-1),对照组为同月龄同背景的非转基因小鼠.连续灌胃3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海马中PI3K和p-PI3K的蛋白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PI3K和p-PI3K阳性细胞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与模型组相比,各干预组PI3K及p-PI3K阳性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以罗格列酮组与姜黄素中剂量组阳性细胞恢复最为显著(P<0.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与免疫组化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姜黄素可以使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中已减少的PI3K和p-PI3K蛋白有所恢复,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节PI3K途径的胰岛素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抗AD作用.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磷酯酰肌醇-3激酶 磷酸化磷酯酰肌醇-3激酶
  •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IRS-1和p-IRS-1表达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CBST 2013年9期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AD模型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受体底物-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IRS-1)和磷酸化胰岛素受体底物-1(p-IRS-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罗格列酮组(10mg.kg-1·d-1)、姜黄素高、中、低剂量组(400,200,l00mg.kg-1·d-1),正常对照组为相同背景非转基因小鼠.灌胃3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IRS-1和p-IRS-1免疫组化染色,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IRS-1阳性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p-IRS-1明显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姜黄素各干预组可减少IRS-1阳性细胞数(P<0.05或P<0.01),并升高p-IRS-1阳性细胞数(P<0.05或P<0.01).Westem blot检测海马IRS-I和p-IRS-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一致.RT-PCR检测IRS-1 mRNA表达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结果相反.结论:姜黄素可以使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增加的IRS-1和减少的p-IRS-1得以恢复,并增加IRS-1 mR-NA表达,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胰岛素信号转导,提示姜黄素可能通过调节胰岛素信号转导机制发挥抗AD作用.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受体底物
  •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葡萄糖转运子表达的影响

    《中国糖尿病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4年1期

    目的 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记忆保持能力,评价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并观察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以及海马葡萄糖转运子1(GLUT1)和GLUT3表达的影响,从脑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姜黄素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APP/PS1+ VEH)组,罗格列酮(APP/PS1+ RSG)组,姜黄素大(APP/PS1+curcumin-H)、中(APP/PS1+ curcumin-M)、小剂量(APP/PS1+ curcumin-L)组.灌胃3个月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方法进行检测. 结果 Morris水迷宫撤台实验中,与正常对照(NC)组比较,APP/PS1+VEH组穿越平台次数减少,且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P<0.01);与APP/PS1+ VEH组相比,APP/PS1+curcumin-M组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APP/PS1+ VEH组相比,APP/PS1+ curcumin-H、APP/PS1+ curcumin-M组海马CA1区GLUT1阳性细胞增加(P<0.05);APP/PS1+ curcumin-M组GLUT3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加(P<0.01),APP/PS1+curcumin-H组GLUT3阳性细胞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姜黄素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和记忆保持能力,影响脑葡萄糖代谢有关的GLUT1和GLUT3蛋白的表达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葡萄糖转运子1 葡萄糖转运子3
  • 通天草醇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血脑屏障的影响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8年23期

    目的 研究通天草( WH)醇提物对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早老基因1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炎症反应和血脑屏障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作为正常组( n=6).按照体重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成4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高、低2个剂量实验组,每组6只.低、高2个剂量实验组分别给予WH醇提物1.32,5.54 g· kg-1;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0.6 g· 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量0.9%NaCl,均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28 d.用Morris水迷宫检测WH醇提物对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用伊文思蓝染色检测血脑屏障,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高、低2 个剂量实验组的逃避潜伏时间分别为(18.68 ±3.75 ), ( 41.09 ±7.57 ), ( 23.55 ±3.07 ), ( 29.98 ±5.66 )和(34.50 ±6.10)s;这5组的伊文思蓝含量分别为(4.03 ±0.55),(10.57 ±1.66), (5.94 ±1.00),(6.93 ±1.13)和(9.13 ±1.59)μg· g-1;这5组的ZO-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 ±0.07,0.25 ±0.01,0.95 ±0.04,0.75 ±0.01 和0.37 ±0.01(蛋白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趋势一致);这5组的IL-6的含量分别为(178.05 ±26.17),(611.46 ±63.96),(308.05 ±47.44 ),(386.70 ±76.51)和(538.00 ±46.86 )pg· mL-1;这5组的TNF-α的含量分别为(39.05 ±5.78 ), (325.55 ±61.44),(124.37 ±18.14),(200.10 ±38.18)和(250.80 ±29.64) pg· mL-1,高、低2个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中高剂量实验组效果更好.结论 WH醇提物能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障碍,降低炎症反应并缓解血脑屏障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升高血脑屏障中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5和Occludin表达水平有关.

    通天草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炎性因子 血脑屏障 阿尔茨海默病
  • 蛇床子素对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治疗作用

    《中国新药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21期

    目的:研究蛇床子素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月龄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蛇床子素组,同月龄的雄性C57BL/6小鼠作为阴性对照组;水迷宫法检测各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HE及尼氏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情况;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脑组织中Aβ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蛇床子素组可以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轻小鼠脑组织病理损伤,降低小鼠脑组织内Aβ蛋白表达.结论:蛇床子素对APP/PS1小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可以减轻脑内病理损伤,提高小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可能与降低Aβ表达有关.

    蛇床子素 阿尔茨海默病 学习记忆能力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 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及老年斑病理改变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6期

    目的 评价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脑部病理改变.方法 5月龄APP/PS1(+/-)小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织化学和刚果红染色观察淀粉样斑块沉积情况.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显示APP/PS1(+)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长于APP/PS1(-)小鼠,表明5月龄APP/PS1(+)小鼠已经出现了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新物体识别实验中5月龄APP/PS1(+)小鼠对新物体的分辨指数无显著降低,免疫组化、刚果红染色显示5月龄APP/PS1(+)小鼠海马及皮质均出现斑块沉积.结论 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出现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小鼠脑内已经出现相应的病理改变.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斑块 刚果红染色
  • β片层阻断肽H102对双转基因AD小鼠海马脑区APP代谢酶的影响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4期

    目的:探讨β片层阻断肽H102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AD小鼠)海马脑区β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代谢分泌酶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月龄大小的30只AD模型小鼠随机分为AD组和H102组,相同月龄、数量和背景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n=15).H102组每日经鼻腔给予H102溶液(5.8 mg/kg)5 μl,对照组及AD组每日给予辅料溶液5 μl.给药30 d后,使用Morris水迷宫的方法检测各组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技术测定海马脑区α分泌酶(ADAM10和ADAM17)、β分泌酶(BACE1)及γ分泌酶(PS1,APH1a,PEN2)在小鼠海马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D组小鼠海马脑区BACE1、PS1、PEN-2、APH1-a蛋白表达显著升高,ADAM10、ADAM17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H102能够明显提高AD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降低海马脑区BACE1、PS1、PEN-2、APH1-a蛋白的表达,明显提高ADAM10、ADAM17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β片层阻断肽H102能够减少海马脑区Aβ的生成,提高海马脑区α分泌酶的活性,降低β和γ分泌酶的活性,改善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H102 APP α分泌酶 β分泌酶 γ分泌酶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 β片层阻断肽对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 2016年5期

    目的:观察β片层阻断肽H102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探讨其是否通过PI3K/AKT参与Aβ代谢.方法:(1)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H102给药组,设同月龄同背景的C57BL/6J为正常对照组.H102给药组采用鼻腔给药,5μL/d.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不同组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的改变.(2)采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85、pAKT的表达.结果:(1)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H102给药组在定位航行实验以及空间探索实验均优于模型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PI3K的mRNA在模型组中显著降低,在H102给药组水平显著增高;ITGB5的mRNA水平在模型组升高,在H102给药组中明显下调,在H102给药组和模型组之间有显著差异.(3)与模型组比较H102给药组PI3K(P85)与pAKT的表达量有明显升高.(4)PI3K和AKT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102给药组的阳性细胞在大脑皮层和海马较模型组有显著增加.结论:H102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使胰岛素降解酶表达增加,进而加强了Aβ的降解,达到治疗AD的作用.

    β片层阻断肽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Morris水迷宫 PI3K/Akt信号通路 阿尔茨海默病
  • 中药脑还丹对APP/PS1小鼠海马区细胞内[Ca2+]i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脑还丹对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将 3个月龄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雄性)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脑还丹低剂量组、脑还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各 12只,选取同月龄同遗传背景C57BL/6J小鼠12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以脑还丹低剂量、高剂量浓缩液及多奈哌齐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双蒸水灌胃,4个月后进行行为学测试,并测定各组小鼠海马组织细胞[Ca2+]i.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还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与脑还丹低剂量组比较,脑还丹高剂量组和多奈哌齐组找到平台所用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脑还丹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在定位航行中所用时间较少,平台象限内停留时间较长(P<0.05).海马区[Ca2+]i:5组小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内[Ca2+]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 4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Ca2+]i明显增加(P<0.01);与脑还丹低剂量组比较,脑还丹高剂量组[Ca2+]i水平较低(P<0.05).结论 脑还丹对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稳定海马区细胞内[Ca2+]i,减少自由基产生,保护细胞生物膜,延缓神经元老化有关.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中药 脑还丹 钙超载 多奈哌齐 Morris水迷宫实验
  •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研究进展

    《辽宁中医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6年12期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具有多靶点、多方式、多途径的优势.能反映AD特征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AD动物模型,该模型现已成功应用到中医药防治AD研究的领域.该文综述近年来中药复方及有效成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研究.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中医复方 中药单体
  • 钩藤散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代谢组学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STPCD 2017年23期

    目的:采用非靶向的高通量尿液代谢组学技术对钩藤散改善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蛋白1基因,即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5月龄APP/PSI小鼠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双转基因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在确定出现空间记忆能力功能损伤地条件下采用基于非靶向的尿液代谢组学技术研究APP/PSI小鼠的代谢网络,聚焦关键通路,同时观察钩藤散在水迷宫和代谢水平上的治疗作用.结果:Moms水迷宫对比发现APP/PSI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明显长于同窝野生小鼠,给予钩藤散后呈现一定程度的回调趋势,经非靶向的代谢轮廓分析和核心代谢通路聚焦后,成功发现正常小鼠(同窝野生小鼠)和APP/PSI双转基因小鼠代谢轮廓间差异最大的信号,经质谱解析和权威数据库检索后鉴定6个与学习记忆相关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分别是牛磺酸(taurine)、叶酸(pteroylglutamic acid)、新蝶呤(neopterin)、磺乙谷酰胺(glutaurine)、戊邻酮二酸盐(2-oxoglutarate)、二氢新蝶呤(dihydroneopterin),他们主要涉及牛磺酸代谢及叶酸代谢等,经钩藤散治疗后能有效回调.结论:钩藤散对APP/PSI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一定治疗作用,本次发现的6个生物标记物可能是APP/PSI双转基因小鼠发病的潜在靶点,为钩藤散的相关药效学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钩藤散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Morris水迷宫 代谢组学 潜在靶点
  • 健脑益寿胶囊对AD小鼠海马RAGE、LPR1、ApoE的影响

    目的 观察健脑益寿胶囊(JYC)对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海马RAGE、LPR1、ApoE的影响,初步探讨JYC是否通过影响BMEC功能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探究药物的作用靶点.方法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3月龄),聚合酶链(PCR)法验证APP和PS1基因表达.APP/PS1小鼠随机分4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多奈哌齐)、JYC高、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C57 BL/6).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各组动物连续灌胃4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海马RAGE、LRP1、ApoE蛋白表达.结果 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JYC与模型组比较,高、低剂量组海马LRP1和ApoE表达增加,RAGE表达降低.结论 研究表明JYC高、低剂量可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JYC增强AD小鼠海马RAGE蛋白表达,降低AD小鼠海马LRP蛋白表达相关,进而改善Aβ诱导的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健脑益寿胶囊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神经元 靶点
  • 白藜芦醇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

    《中成药》 CSTPCD 北大核心 2019年2期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组(10 mg/kg)及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每组10只,10只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各组灌胃给药40d.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分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表达,RT-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海马区IL-1f、IL-6、TNF-oα mRNA表达和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组缩短逃避潜伏期,增加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降低星形胶质细胞表达及IL-1β、IL-6、TNF-oα mRNA表达和水平,以中、高剂量组更显著(P<0.05,P<0.01).结论 白藜芦醇可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炎性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白藜芦醇 学习能力 记忆能力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 阿尔兹海默病(AD)小鼠脑内P-糖蛋白(P-gp)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复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4年4期

    目的 研究P糖蛋白(P glycoprotein,P-gp)在APP/PS1双转基因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脑中的表达与功能情况.方法 采用RT-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析不同月龄的AD小鼠和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脑中P gp表达的差异;采用尾静脉注射罗丹明123 (Rhodamine 123,Rh123),HPLC检测脑及血清中Rh123的含量,计算脑血分配系数,分析不同月龄的AD小鼠和WT小鼠脑中P gp功能的差异.结果 3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均明显低于WT小鼠;6月龄时,AD小鼠与WT小鼠无明显差异;9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均明显高于WT小鼠;12月龄时,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高于WT小鼠,功能却低于WT小鼠.结论 AD小鼠脑内P-gp的表达与功能与WT小鼠明显不同,并随月龄而变化.

    阿尔兹海默症(AD) P-糖蛋白(P-gp)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β淀粉样蛋白(Aβ)
  •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STPCD 2018年3期

    目的:探讨喂饲姜黄素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和海马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达的影响. 方法:20只雄性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n=10)和治疗组(T组, n=10),另选10只雄性同窝野生型小鼠作为对照组(C组,n=10).T组4月龄起喂饲含姜黄素(100 mg·kg-1·d-1)的饲料,M组和C组喂饲普通饲料,9月龄时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Aβ和HMGB1、RAGE、TLR4、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M组水迷宫实验中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且平均跨平台次数减少(P<0.05),海马CA1区和DG区Aβ数量及IOD值增加(P<0.05),海马中HMGB1、RAGE、TLR4和NF-κB p65表达均增多(P<0.05).与M组比,T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5),且平均跨平台次数增多,海马CA1区和DG区Aβ数量及IOD值降低(P<0.05),海马中HMGB1、RAGE、TLR4和NF-κB p65表达均减少(P<0.05).结论:持续喂饲姜黄素5个月可显著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减少海马Aβ含量,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海马HMGB1-RAGE/TLR4-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高迁移率族蛋白1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 地黄饮子对APP/PS1小鼠行为学和RAGE/p38信号通路的影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7期

    目的 研究地黄饮子(DHYZ)对APP/PS1双转基因痴呆小鼠行为学及RAGE/p38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20只APP/PS1 双转基因痴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DHYZ组,每组10只;另以10只同背景同月龄的C57BL/6 J阴性小鼠为空白组.DHYZ组小鼠给予地黄饮子相当于生药9.75 g·kg-1·d-1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小鼠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各组灌胃30 d进行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采用DCFH-DA法检测脑组织ROS含量,qPCR检测皮层、海马RAGE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皮层、海马磷酸化p38(p-p38)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DHYZ组第5天穿越平台区次数[(0.893±0.283)次]和穿越有效区次数[(1.607±0.405)次]明显增加(P<0.05,P<0.01),DHYZ组有效区停留距离[(23.088±7.083)cm]及时间[(1.961±1.230)s]均明显延长(P<0.05,P<0.01).DHYZ组脑组织ROS平均荧光强度(122.611±7.630)降低(P<0.01),皮层及海马RAGE基因相对表达量(1.467±0.081,7.983±0.136)均下调(均P<0.01),皮层及海马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0.376±0.026,0.538±0.016)下调(P<0.01,P<0.05).结论 DHYZ可能通过抑制RAGE/p38信号通路提高APP/PS1鼠空间探索记忆能力.

    地黄饮子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空间探索实验 RAGE/p38信号通路
  • 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炎症反应及海马区突触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炎症反应及海马区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6月龄APP/PS1双转基因雄性小鼠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只;A组采用姜黄素100mg/kg/d加入小鼠饲料喂养,B组采用姜黄素300mg/kg/d喂养,C组采用姜黄素600mg/kg/d喂养;3组均喂养6个月.治疗前、治疗3、6个月,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估小鼠认知功能,采用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尾静脉血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治疗6个月,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海马CA1区突触素表达情况.结果 姜黄素治疗3、6个月,3组小鼠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治疗3、6个月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海马CA1区突触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B组与C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姜黄素有助于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突触素表达,抑制小鼠炎症反应,改善小鼠认知功能.

    姜黄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炎性反应 突触素 认知功能
  • 益智温胆颗粒对APP/PS1(B6)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形态及Aβ含量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益智温胆颗粒对APP/PS1(B6)双转基因小鼠行为学、脑组织病理形态及Aβ的影响.方法 选用APP/PS1(B6)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智温胆组和多奈哌齐组,将同系背景小鼠作为空白组.益智温胆组、多奈哌齐组以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90天.采用Moms水迷宫测试、跳台测试评估APP/PS1(B6)小鼠行为学;HE染色观察APP/PS1(B6)小鼠海马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APP/PS1(B6)小鼠海马Aβ含量.结果 Morris水迷宫测试: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发现平台时间显著延长(P<0.01),且游泳总路程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发现平台时间均缩短(P<0.01),且游泳总路程均减少(P<0.01).跳台测试: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出错次数明显增加(P<0.01),且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小鼠出错次数明显减少(P<0.01),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海马组织形态:模型组有明显的脑神经元变性,可见到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多奈哌齐组可看到神经元数量增多且细胞结构排列较整齐;益智温胆组空泡变性和细胞核增大有所改善,神经细胞排列和细胞形态较好.海马Aβ含量: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Aβ1-42和Aβ1-40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益智温胆组和多奈哌齐组小鼠海马组织中的Aβ1-42和Aβ1-40含量明显下降(P<0.01);与多奈哌齐组比较,益智温胆组小鼠海马组织中Aβ1-42和Aβ1-40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智温胆颗粒有助于提高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是通过保护海马神经细胞,降低β样淀粉蛋白沉积实现.

    益智温胆颗粒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行为学 病理形态 β样淀粉蛋白
  • 回神颗粒对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区Aβ1-42表达的影响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STPCD CA 2015年8期

    目的 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病理早期采用回神颗粒对转基因AD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鉴定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的基因表型后,选取3月龄雄性转基因阳性PAD小鼠和同龄、同背景的C57BL/6J野生型雌性小鼠作为实验对象.应用Morris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穿越平台的次数来评价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脑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海马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1-42的表达水平.结果 回神颗粒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与模型组比较,小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穿越平台次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脑海马区Aβ1-42表达阳性面积明显减少(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D小鼠大脑海马区Aβ1-42表达阳性面积明显增高(P<0.05).结论 回神颗粒可显著改善APP/PS1转基因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Aβ1-42的过度表达、聚集.

    阿尔茨海默病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回神颗粒 β淀粉样蛋白1-42 人参 石菖蒲 鹿角胶
  • 远志汤有效成分对APP/PS1小鼠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28期

    目的 通过观察远志汤有效成分即 β-细辛醚+远志皂苷(TEN)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的调控,探讨远志汤防治阿尔茨海默病(AD)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分为模型组、盐酸多奈哌齐组(0.33 mg/kg·d)、β-细辛醚+TEN低、中和高剂量组[18.5、37.0和74.0 mg/(kg·d)],选同月龄C57BL/6小鼠为空白对照组,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和新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检测GSK-3β、Akt,以及两者磷酸化蛋白表达.结果 β-细辛醚协同TEN可增强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同时还能升高SOD、CAT和GSH-PX的活性,降低MDA含量,诱导Akt的蛋白表达,抑制GSK-3β 的表达.结论 远志汤有效成分即 β-细辛醚+TEN可通过调控PI3K/Akt/GSK-3β 信号通路,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β-细辛醚 远志皂苷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
  • 脑还丹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区学习记忆功能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新中医》 北大核心 2014年6期

    目的:观察脑还丹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区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雄性)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脑还丹组和多奈哌齐组,每组各12只,同月龄同遗传背景C57BL/6J小鼠12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分别以脑还丹浓缩液及多奈哌齐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以同体积蒸馏水灌胃,5月后进行行为学测试,并测定各种小鼠海马组织细胞[Ca2+]i.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与模型组相比,正常对照组、脑还丹组和多奈哌齐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药物治疗组在原平台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增加(P< 0.01,P<0.05).海马区[Ca2+]1:模型组较对照组海马细胞[Ca2+]i明显增高(P<0.01);脑还丹组及多奈哌齐组[Ca2+]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而脑还丹组和多奈哌齐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脑还丹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具有改善作用,这可能与其稳定海马区细胞内[Ca2+]i,减少自由基的产生,保护细胞生物膜.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脑还丹 钙离子超载 多奈哌齐
  • 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早期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

    《解剖学研究》 CSTPCD CA 2012年1期

    目的 观察APP/PS1 双转基因AD 小鼠神经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内质网促凋亡因子半胱氨酸蛋白酶-12 (Caspase-12)表达的改变,探讨APP/PS1 双转基因AD 小鼠早期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方法 选取5、7 月龄的APP/PS1 双转基因小鼠和同月龄同背景的野生型小鼠(WT),分为5 月龄WT 组、5 月龄APP/PS1 组、7 月龄WT 组和7 月龄APP/PS1 组,每组6 只,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检测凋亡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脑内GRP78 和Caspase-12 的表达水平.结果 TUNEL 检测凋亡率分别为7 月龄APP/PS1 鼠(35.0±6.31)%、5 月龄APP/PS1 鼠(9.0±2.78)%、7 月龄WT 鼠(4.0±1.89)%、5 月龄WT 鼠(4.0±1.83)%,其中7 月龄APP/PS1 鼠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GRP78 阳性率分别为7 月龄APP/PS1 鼠(30.0±5.43)%、5 月龄APP/PS1 鼠(10.0±2.12)%、7 月龄WT 鼠(2.0±1.71)%、5 月龄WT 鼠(3.0±1.41)%,7 月龄APP/PS1 鼠GRP78 表达明显升高(P<0.05);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aspase-12 阳性率分别为7 月龄APP/PS1 鼠(33.0±5.98)%、5 月龄APP/PS1 鼠(12.0±2.60)%、7 月龄WT鼠(4.0±2.56)%、5 月龄WT 鼠(2.0±1.79)%,7 月龄APP / PS1 鼠Caspase-12 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7 月龄的APP /PS1 双转基因小鼠出现了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本实验结果为临床AD 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阿尔茨海默病 内质网应激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凋亡
  • APP/PS1双转基因老年性痴呆小鼠早期病理和认知行为变化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STPCD 北大核心 2012年2期

    [目的]探讨APP/PS1双转基因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早期病理和行为学变化.[方法]选取5、7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非转基因小鼠,采用刚果红染色法和定量方法,并结合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对其脑内淀粉样斑块积聚与学习记忆能力的月龄变化关系进行研究.[结果](1)7月龄的双转基因组小鼠的空间辨别学习记忆能力与非转基因组小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APP/PS1双转基因组小鼠在5、7月龄时海马与脑皮质均观察到明显的橘红色斑块沉积,但非转基因组小鼠海马及脑皮质均未观察到淀粉样斑块沉积.[结论]7月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大脑皮层和海马部位淀粉样斑块的早期出现随年龄依赖性增加.

    阿尔茨海默病 脑/病理学 认知行为 疾病模型 动物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 独活香豆素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 北大核心 2014年5期

    目的:探讨独活香豆素(total coumarine of Angelica pubescentis,TCA)处理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模型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将7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独活香豆素高(14.4 mg/kg)、中(7.2 mg/kg)、低剂量组(3.6 mg/kg),每组10只.药物处理后,采用HE染色、尼氏染色检测独活香豆素对阿尔茨海默模型小鼠脑内椎体细胞和尼氏体的影响,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脑内神经元的变化,并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结果: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独活香豆素(14.4 mg/kg)组较阿尔茨海默模型组的小鼠椎体细胞数增加(77.56±5.82个/mm2),并且尼氏体数量增加;免疫荧光组化结果显示独活香豆素(14.4 mg/kg)组小鼠脑内海马区中分子量神经丝蛋白荧光强度(83.25±10.74%)明显高于模型组(26.28±3.08%);同时,独活香豆素(14.4 mg/kg)组显著减少凋亡细胞数(14.08±3.27%).结论:独活香豆素14.4 mg/kg能够减少阿尔茨海默模型小鼠脑内神经性损伤,是通过增强中分子量神经丝蛋白表达和减少细胞凋亡.

    独活香豆素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神经保护 抗凋亡
  • 法舒地尔通过抑制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其M2极化而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STPCD 北大核心 2017年12期

    目的 观察Rho激酶抑制剂法舒地尔(fasudil)在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素1双转基因(APP/PS1 Tg)小鼠中对认知功能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8月龄雄性APP/PS1 Tg小鼠作为AD模型,随机分为法舒地尔治疗组[腹腔注射法舒地尔,25 mg/(kg· d)]、生理盐水组(腹腔注射),持续治疗2个月;同龄同性别野生型为对照组.应用Morris水迷宫(MWM)检测各组小鼠空间认知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脑组织β淀粉样蛋白(Aβ)、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CD11b的水平,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小鼠脑组织Aβ1-42、CD11b的表达和分布.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1)、CD206]在海马和大脑皮层的表达水平和分布.结果 与野生型小鼠相比,10月龄APP/PS1 Tg小鼠生理盐水组的MWM指标[到达平台时间、到达平台的平均距离、第一次进入西南(SW)象限的时间]明显增加,认知功能下降,这些行为变化可被法舒地尔所拮抗.此外,法舒地尔降低APP/PS1 Tg小鼠的海马DG区和CA3区、皮层区的Aβ1-42表达,减少小胶质细胞数量,抑制小胶质细胞iNOS表达,促进ARG1、CD206表达,促进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结论 法舒地尔通过抑制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其M2型极化,改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空间认知功能障碍.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Rho激酶抑制剂 小胶质细胞 激活
  • 10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海马超微结构特征的观察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BST 2015年2期

    目的:观察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Aβ沉积的形态特征.方法:以10月龄雄性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和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Aβ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海马部位Aβ的沉积情况及相关的病理特征.结果:在双转基因小鼠海马内存在致密性神经炎性斑块及营养障碍性突起,但脑微血管壁的AB沉积不甚明显;营养障碍性突起及神经细胞、微血管内皮细胞、周细胞内存在大量的自噬泡及次级溶酶体,提示该模型存在自噬溶酶体途径功能紊乱.结论:该鼠模拟了AD的老年斑及相关退行性变等病理改变,其中可能伴有细胞多种代谢的变化及血脑屏障功能的变化.从老年斑角度而言,该动物是成功的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可用于AD的生化、病理研究及新治疗方法的探索.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超微结构 APP/PS1双转基因小鼠
查看更多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