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证研究】相关文献(5)
  • 孔嗣伯内科疾病临床辨证用药研究

    《北京中医药》 CSTPCD 2012年5期

    目的 研究总结孔嗣伯老中医内科疾病临床辨证用药经验 方法 精选孔嗣伯专家诊疗有效、记录完整的病历585份,建立孔嗣伯专家内科病案方药数据库,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按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肾脏疾病、恶性肿瘤分为6大科目,建立病案方药子库,利用现代信息学技术,采用“名老中医经验智能分析平台”,统计分析6大系统疾病对应药物.结果 数据库共计大约11万字病历,585份有效处方,35种疾病,254味药物.其中排名前20位的内科疾病为:高血压、胃炎、糖尿病等;排名前20位的中药为:琥珀、黄柏、川牛膝等.初步确立孔老常见系统疾病基本处方.结论 数据统计结果结合长期跟师经验分析可以得到:孔老临证用药以寒凉、理气、化湿为主;呼吸系统疾病用药以清肺热为主;消化系统疾病以湿热辨证为多,以理气化湿药为主,用药寒凉苦温夹杂;心脑血管疾病与内分泌疾病用药以介类为多,强调肝经的辨证,重视平肝和滋肝;肾脏疾病讲究通补兼施,多以清利湿热、健脾益肾为组方原则;对恶性肿瘤的治疗讲究疏通调和,并不一味地扶正或攻逐,用药偏于寒凉,以清热理气散结药为主.

    孔嗣伯 内科疾病 药证研究
  • 孙桂芝教授防治胃癌复发转移临床药证研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STPCD CA 2007年5期

    目的:把中医理论思维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研究孙桂芝教授防治胃癌复发转移的临床经验,为继承挖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孙桂芝教授使用方药为线索,对临床治疗胃癌的351张原始处方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对比、综合归纳,以药证为纲领,以孙桂芝教授理论精髓为依据,发掘"随证用药"的规律.结果:其处方药证规律:①在"以法统方"的基础上,根据胃癌辨证基本证型,常用基础方有6个;②遣方用药中涉及214味药物,根据出现频次和频率分布归纳总结了23味最为常用药物;③常用23味中药按药性理论进行分析,性温性平味甘的药物的使用较多,其次是苦寒药;④6组基础方中常见61味药物按其功能分类,其中补虚药居首位,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使用次之.结论:扶正祛邪并举是孙桂芝教授防治胃癌学术思想的核心内涵,攻补兼施是其基本治疗原则.

    胃癌 复发 转移 药证研究 孙桂芝
  • 现代医籍《曲阜马氏外科秘传》治疗疾病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中医药学报》 CSTPCD CA 2014年6期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曲阜马氏三代中医药治疗皮外科疾病临床药证研究。方法:将当代名医马建国撰《曲阜马氏外科秘传》治疗皮外科疾病的中医方剂录入计算机,使用Microoft Office 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整理治疗皮外科疾病中药内服方100首,涉及中药155种,总用药次数为1065次。结论:临床以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活血化瘀药等为主要药类;核心单味药依次为甘草、当归、生地黄、赤芍药、黄芩、栀子、防风、连翘等。

    曲阜马氏外科秘传 皮外科疾病 药证研究
  • 对应分析在高血压病药证研究中的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CSTPCD CSCD CA 2013年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痛临床药证对应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对应分析对1 493份高血压病病例的处方进行药证对应分析.结果 高血压痛临床药证对应:阴虚阳亢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桑寄生、山茱萸、泽泻、杜仲、山药等;瘀血阻络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葛根、红花、川芎、桃仁、丹参、赤芍药、甘草等;痰湿夹瘀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竹茹、半夏、陈皮、石菖蒲、白术、茯苓等;气血亏虚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当归、黄芪、党参、白芍药等;肝火亢盛证对应的中药主要有地黄、龙胆草、夏枯草、栀子、黄芩、菊花等.结论 该研究运用对应分析对高血压病药证对应关系进行研究,为高血压病的中医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依据.

    对应分析 药证研究 中医证候 高血压病
  • 中医儿科疾病临床辨证用药研究

    目的:研究总结中医儿科俊病临床辩证用药经验.方法:收集诊疗有效、记录完整的病历,建立中医儿科病案方药数据库,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利用现代信息学技术,采用“北京中医医院名老中医临床医案管理系统”,统计分析治疗儿科常见病的病、证、治则及药物关系.结果:数据库收集1 644份有效处方.其中治疗科常见病有:鼻鼽、反复呼吸道感染、鼻渊等.常见证有:风邪内伏、阴虚肺燥、邪客肺窍等.常见治法有:祛风通窍、养阴润肺、健脾润肺等.最常用的药物有:乌梅、五味子、黄精等.结论:数据统计结果分析可以得到:临证用药以偏重于肺、脾二经,喜用温、平,甘、苦、辛之品.其代表药有:乌梅、五味子、陈皮、诃子、黄精等.体现了临床用药善连”一专多能”的药物,借助现代药理学结论,最终体现中医扶正固本、整体论治疗的思想.

    中医儿科 儿科疾病 药证研究
没有更多内容啦~
爱学术网-期刊论文服务平台 2014-2022 爱学术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4-2022 爱学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2020050931号 版权所有:南京传视绛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