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属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是首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医疗服务中为首都居民乃至全国患者提供了重要的医疗服务资源。随着国家和北京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公立医院改革的稳步推进,北京市属医院的建设与发展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特别是在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后,随着北京城市中心区功能调整和疏解措施逐步落实,北京市属医院的规划布局问题更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表面上看,北京市属医院的建设发展是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但从首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局看,却涉及公立医院的规模数量、结构、规划布局以及市属公立医院的发展定位、发展机制等诸多深层次问题。这些深层次问题不解决好,北京市属医院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就无法实现新的突破。
救灾如救火,最要紧的是能救急1960年初秋的一天下午,中国农科院领导突然通知我,次日上午到中南海参加国务院的一次会议,让我准备一下,就当前大饥荒提出救灾应急的措施建议.我连夜准备材料,心情极为紧张,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中南海参加国务院会议,而且是救灾大事的会议.这次救灾应急会议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1958年正是全国大跃进、人民公社化高潮期,人们普遍沉浸在农业大丰收的喜悦中,没想到,这一年冬季即发生了粮油紧缺问题.进入1959年,北京等大城市也开始重新核减粮、油、副食定量,所有食品全凭票证供应.北京当时除粮食按人口年龄、性别和工种区别外,每人每月还有半斤油、半斤豆腐和带鱼等副食品,这是对首都居民的特别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