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思想,代表着人类新健康观的主流意识和方向,是当今医学研究的主题.中医学以"治未病"构建了自己的学科特色,其科学认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所表现出的优势,让人类看到了希望和感到振奋.
纵观西方国家100年来和我国30年来的统计数据,乳腺癌呈现出了发病率上升而病死率却保持相对平稳或稳中有降的显著特点[1],这无不归功于乳腺癌诊治领域常年坚持贯彻规范化治疗理念的结果。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科学认识论的进步,这种规范化主要体现在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到个体化治疗再到精准医疗的逐步演进。现回顾近年本领域国内外一些主要研究进展,并谈一点个人体会。
近些年来,在国家的重点扶持和政策的有力保障下,我国中药现代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中医药的影响,使中医药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药现代化的实践也经历了"技术改良"→"药品创新"→"系统工程创新战略"的发展历程.但成就的背后依然有危机隐藏,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与现代科学认识论、方法论的差异,使中药的现代化道路困难重重.如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规律实质均未在现代实验研究中得到充分揭示,中医药语言与现代科学理论和语言之间还未找到实质性的契合点,中医药理论难以被现代科学所接近等[1].目前中药的现代研究方法和思路基本上是引用西药学.西药学主要采用的是源至于简单性科学观指导的分析--还原的思维方式.而中药学研究面对的是大量的非线性复杂问题,中药治疗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对人体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来完成的,简单的线性还原分析的方法并不完全适合于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需要.复杂性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中药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或许能够为中药现代研究摆脱植物药研究的藩篱提供新的理论发展杠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