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世界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及联合国大学(UNU)的联合专家委员会研究讨论了当前有关人类的能量需要问题,并作了一个详尽的报告.众所周知,制订人类能量需要的总目的是为国际及各国及其有关机构提供评价人们能量摄入是否合适的工具,以制定合适的政策与计划,衡量人群的实践状况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指运用现代护理结合中医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为人类增进健康和保持健康的护理过程.中西医结合护理从病情观察、情志调理、饮食起居、辩证施护等方面,充分体现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护理的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健康需求的提高,为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中西医结合护理仍处在发展的初期,面临人才缺乏、培养机制不全、缺乏系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经验等困境,如何使中西医结合护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中西医结合护理研究,逐步与国际护理接轨.
循证护理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提出后发展迅速,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运用循证护理模式能更大程度地提升照护质量,减少医疗成本支出并且有效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1-5].美国作为最早建立循证护理专门机构的国家之一[6-7],近年来在循证护理领域大胆实践,推动了循证护理项目的蓬勃开展.为切实了解美国护理同行的循证护理临床实践状况,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以期进一步提升本院护理人员在临床循证护理实践中的能力,我院与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护理学院签订了交流合作协议,分批派遣护理人员赴美学习.笔者一行2人作为首批赴美访问学者,于2012年4月起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护理学院和大学Wexner医学中心各附属医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通过3个月的临床学习,对该医学中心的循证护理委员会运作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现介绍如下.
近年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的发展在临床医学界颇受关注,其关键在于它能促进临床诊治决策以最佳的科学证据(best evidence)为据,从而不断地提高临床医疗质量,使其保持先进水平.因此,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治,既不能墨守陈旧的理论知识,也不能单据临床经验办事.现应本刊编辑部之约,并以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8~1999年所发表的临床研究论著为据,从EBM的角度就其论著的有关质量和可用于循证医学实践状况作一粗浅的剖析.
为了给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提供合理的治疗,24小时全程候诊的导管室是其救助的前提.目前的证据显示ST段抬高的ACS经皮冠脉介入干预(PCI)在工作时间和下班时间治疗的效果一致.但是,这些临床试验的入选标准非常严格,研究的患者并不能完全代表现实状态的患者群体.在2004年欧洲心脏年会上,Berger等报告了最近进行的一项研究用以评估在真实日常实践状况下,非工作时间接受PCI的ACS患者的长期预后.患者入选从2002年1月~12月,所有的入选者均为接受PCI的ACS患者.比较分析下班时间(18:00~8:00及周末)治疗和上班时间(8:00~18:00)治疗的效果.研究主要终点为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死亡率和死亡,心肌梗死(MI)和需急诊冠脉血运重建(UR)联合终点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