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4·20”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再次震撼国人的神经.汶川大地震之后,我国连续遭受了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巨灾.这一切表明,我国仍面临着巨灾风险的威胁,巨灾风险管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非常现实和严峻的问题,巨灾保险制度建设刻不容缓.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芦山发生呈氏7.0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面对突如袭来的灾难,北京民防人与全国人民一起,迸发出了一个感天动地的声音——芦山,我们和你在一起!灾难前,我们相互守望;灾难中,我们相互扶持;灾难后,我们更加坚强.北京民防与全国人民一起迅速投入到了支援保障芦山的抗震救灾中.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及时派出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赶赴支援.地震后方,我们通过网络查询、观看电视新闻等方式,密切关注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梳理,将此次地震灾害应对处置工作作为案例进行了分析.简述如下:
2013年4月20日0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境内发生7.0级地震,中国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一级响应,迅速派出中国地震局现场指挥机构和地震现场工作队赴灾区协助开展抗震救灾工作.4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地震局芦山7.0级地震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指挥部和现场工作队,依法、科学、高效地完成了地震现场应急处置第一阶段各项任务.现场救援、震情监视、烈度调查、灾害评估、安全鉴定、新闻宣传、科学考察和服务地方政府应急处置、重建规划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党中央、国务院和灾区各级政府有力有序有效地处置芦山7.0级地震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回顾、深入思考地震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的得与失,进而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以后抗震救灾工作的成效.
雅安作为本次地震重灾区的城市,有健全的医院卫生的行政、业务体系,具备指挥和医疗防疫能力.按照中央关于"尽最大努力抢救和医治受伤群众,尽快把重伤员转移到条件好的医疗机构救治,千方百计减少因伤死亡,千方百计减少因伤致残"的要求,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加强重症伤员"四集中"救治的部署安排和省卫生厅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集中收治到医疗技术水平高、硬件条件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和成都军区总医院.
[执笔者写在报告前的话]为纪念"5.12"汶川抗震救灾五周年、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而举办的第11届中国·国际救援医学论坛作最后的学术准备,我们在2013年4月17日~19日在成都与四川省卫生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军区卫生部、武警成都总队医院,以及德阳市卫生局、德阳人民医院、东汽医院等领导、专家进行了讨论,阅读、观看了有关救援的科研资料和东汽集团拍摄的当年受灾救援、中央领导视察与灾区人民共同抗震救灾全国人民支援的感人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