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于装备物资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对装备物资本身的实物管理上,这样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装备物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的使用装备和物资,使装备物资能在特定的工作任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帮助使用者完成既定目标.一般来说,装备物资管理工作包括:实物管理、制度建设、人员管理、仓储管理和方案制定等.从管理工作的特征上来看,还分为静态管理和动态管理.不同性质的装备物资管理,它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而同一装备物资在不同任务阶段所需要的管理也是有区别的.也就是说,装备物资管理所体现出的效果,是要根据装备物资本身的作用和所处时间与空间来决定的.
国内外地震灾害表明,震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是减少人员伤亡的最有效方法.能否及时获取灾区准确的震情和灾情信息,了解灾区的基本情况(如掌握灾区自然环境、人口分布情况和经济水平等),有效应用地震灾害应急指挥与调度系统对地震的发生进行及时响应,迅速可靠的地震现场调查和通讯手段来及时掌握震情灾情,以及可调用的救援队伍和装备物资等是地震应急救灾成败与否的基础保障和关键环节.
由国家层面对地震救援装备物资进行集中储备,是用以应对区域性大震巨灾时,为远程机动支援到受灾地区开展救援工作的专业地震救援队伍,以及在受灾区域内非专业救援力量提供地震救援装备物资支持与保障的一种新型模式,目前已纳入到我国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当中。本文引入应急物流活性理论的相关理论知识,针对我国地震救援装备物资储备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应如何设计和开展,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并就如何推进提出了几点看法。
患者,女,75岁。于2013-11-15因右眼角发红、疼痛,右眼流泪到卫生所就诊。眼科检查患者右眼外眦皮肤干裂,长约2 mm,局部发红,眼睑部无水肿,无球结膜充血,其余检查未见异常。给予红霉素眼膏涂擦右眼外眦患处,2 h后患者感到眼部轻度肿胀、疼痛,明显异物感、烧灼感,流泪加重,眼科救治平台”的作用,直接影响野战医疗队的战斗力和保障力[3]。随着野战医疗队的编制调整,人员将更为精简,而携运行物资则进一步增加,此条件下保证医疗队能够快速高效出动,特别是备勤分队要求接到命令后30 min内出动;如果不紧紧围绕提高人装结合能力,以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为目标改进装备物资,将严重影响野战医疗队卫勤保障能力提高。为检验改造后的折叠式网状卫生帐篷及配套实施的实践应用效果,野战医疗队多次对两套帐篷系统进行了对比体验,实践证实,改进后卫生帐篷与原卫生帐篷对比,无论是装(卸)载时间还是展开实践,均有较大缩减,如装载时间由平均15 s减少至4s左右,卸载时间由平均30s减至6s左右,单个帐篷展开时间由平均6 min减至4 min以下。且仅展开时为8人操作,其他时间仅需2~4人,极大节省了人力资源。总体来看,经改进的折叠式网架卫生帐篷有利于提高野战医疗队工作效率,提高战时应急保障能力,可在全军同类型单位进一步展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