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近年来世界各地地震频发,不但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更好地防震减灾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地震演练,既能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民众防震意识,又能检验地震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专业水平和应急抢险救援能力,提高政府应对重大突发灾害事件的管理水平.因此,加强地震演练,对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地震应急救援是一项公益性活动,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在加强政府领导的同时;还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参与,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提供的志愿服务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地震应急救援志愿服务具有突击性很强、专业要求高、技术难度大、功能多元化、服务环境险等特点,只有科学有效地对它加强管理,才能切实提高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能力,使各级政府充分有效利用地震应急救援志愿服务资源,增强地震应急处置能力,高效、有序、快捷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因此,研究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管理,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建立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于完善应急救援志愿服务体制机制、整合地震应急救援社会资源,提升地震应急处置能力乃至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震灾害经常造成震中区通讯系统瘫痪和强烈震感区的电话拥塞,对于政府迅速掌握震情、灾情信息和开展应急指挥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应急通信在地震应急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5.12汶川地震时,我所在的咸阳市秦都区远距震中800公里,但震后手机通信拥塞而中断,使我深切感受到加强地震应急通讯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罩氏8.0级地震,强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作为全国4个危重病医学培训中心之一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心ICU,在灾难发生之后,按照医院部署,迅速组建了中心ICU应急指挥部,组织指挥地震伤救治医疗护理工作,截至2008年12月31日,我科共收治地震伤病人142人,救治成功率86%,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2010新年伊始,远在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西部)的国家海地,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早晨5时53分,发生了里氏7.3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106里,震中距首都太子港仅15公里,人员伤亡、建筑破坏十分严重.这是自1770年240年来海地发生的最强地震,总统府、议会以及一些重要建筑,包括联合国驻海地机构遭受重创.令人十分关注的是,我国参加的联合国的维和部队、有关中资机构的人员,以及港澳台同胞、华侨华人的安全,目前已知有8名中方人员下落不明.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刻,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超强地震.瞬间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生离死别.此次地震还波及到四川周边的重庆、陕西、甘肃等省市.
为增强地震灾害应急防御能力,我国积极加快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目前,全国上海、北京、青岛等68个大中城市已建成和正在建设地震应急避难场所.